人民网
人民网

直“通”幸福致富路  中建一局福建松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面通车

2022年10月15日09:4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2022年10月12日,松溪第一条二级公路全面完工。作为地处福建北部山区、福建省有名的贫困县,长期以来,交通条件滞后严重制约了松溪县经济发展。2017年,中建一局五公司建设者来到这里,在这片土地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设基础设施。

历时5年,由中建一局五公司建设的国家精准扶贫项目、福建省重点民生工程——南平市松溪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EPC总承包项目全面通车,建成的“四桥三隧”及火车站连接线工程,助力“小县城”启程乡村振兴致富路。

“过个桥就能进城,方便了我做生意,跟住在城里一样。”57岁的陈祖伦住在河东乡长巷村庙下村,每天要将地里的蔬菜瓜果卖到县城里。“我们运输茶叶到政和白茶城更方便啦。”松溪茶农叶先生说道。“以前我出门工作,要想出远门,得到最近的南平高铁站去,开车也得一个多小时。现在好了,一出门,不到10分钟就能到火车站。路通了,火车也通了,现在从松溪去哪都太方便了!”家门口的一路畅通,让出门打工的李女士激动不已。松溪人民出行难的问题被解决,大大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发展。

阻则穷,通则富。茶作为松溪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与隔山相邻的政和县白茶共承一山脉,百姓往来必须盘山翻越寨岭山,通车后两县距离从15公里缩至2公里,解决了盘山公路安全隐患问题,更好地促进了双方交流和经济发展。交通的完善也给松溪的矿山开采、矿石加工产业集群带来了新发展,以往每天都有近600余辆重型货车穿梭在矿山与长江码头之间,现在通车后,运输路程大幅度缩短、费用大幅节省、损耗大大降低。直到2020年,松溪县才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该项目建成的子项目——火车站与县城连接线不仅与正在建设的国道353改线项目贯通,更使得老百姓只需10分钟便可从县城到达火车站,松溪的农家生态旅游因此得到了长足发展,带动了松溪经济发展。

外通内联、通村畅乡,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先一公里”。该项目覆盖了109个村落、6个乡、2个镇,实现了“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以河东乡长江村与松源街道钱桥村为例,两个村庄相距仅10公里,但隔着一条河、两座山,以前来往需要绕过县城走山路,开车40分钟才能到达,现在距离缩短为3公里,只需3分钟就能直达。一座座桥梁、一条条道路,大道小路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正在汇聚成一张交通大网,打通了城与城之间的桥梁,拉近了乡与乡之间的距离,连接了村与村之间的沟壑,方便了群众出行,拓展了城乡人民的幸福空间。

松溪项目线路全长19.385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车道涵盖2车道至8车道,路基宽度26—54米不等。包含子项目3个,桥梁4座,隧道3座,土石方428万立方。由于松溪所在区域四面环山、峡谷地貌,地理环境复杂,桥隧施工均存在较大的难度。其中隧道部分穿越围岩等级高,自稳能力极差,极易发生坍塌。

团队运用“互联网+”助力智能建造,在洞口开挖中用小导管挂网喷浆防护后进洞,并使用减小炸药用量的爆破方案进行隧道开挖。同时运用智慧监控系统,布置12个信息采集点,共收集数据665条,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全面为隧道施工保驾护航。

桥梁施工中,4座桥梁均为简支梁类型,上跨现有长深高速,最大墩高高度33米,部分墩柱在河道内,最大单跨35米,同时存在大体量的预制梁生产、吊装、运输及现场架设的困难,为此,项目统一规划,前期对制梁区、运梁通道、存梁区、钢筋存放区等区域进行建模,结合智慧工地+BIM技术,合理规划,数字跟踪,创新形成智慧梁场,有效解决龙门吊达到目标荷载问题,有效提高预制场地材料吊装效率。施工阶段创新了浇筑方式,总结出一种自动浇筑湿接缝装置,实现全自动浇筑,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颜丹娜)

(责编:易雪妍、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