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厦门市中华街道思南社区获评“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022年11月02日15:18 |
小字号

部分楼梯改坡道、制作菜单式暖心服务卡、维修老化设施……走进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思南社区,随处可见的细微变化大大便利了老年人的生活。作为厦门市的老城区,思南社区辖内现有居民5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000多人,约占比22%。以前硬件设施年久失修、公共晾晒区黄土裸露、老年人出行不便,现在各种健身设备齐全、垃圾分类到位,生活环境得到了优化,社区服务便利可及。近日,思南社区喜评“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设立社区照料中心 丰富老年人生活

“这里的服务很不错,我的饮食和睡眠规律了不少,来了之后都吃胖了。”年过八旬的郑奶奶正在休息室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对这个建立在社区中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评价很高。照料中心依托专业队伍,不仅提供生活照料,还提供精神慰藉、康复指导等多样化服务,设有棋牌桌、观影区、老年人体能检测区、健康理疗区等区域,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生活。

老人在休息室看电视。

老人们在休息室看电视。李思园摄

“其实许多老年人不喜欢去离家很远的养老院,对建在社区的日料站会更有依赖感,因为家就住在附近,子女下班了也方便来探望。”照料中心的负责人黄育芬表示,“我们用心做好服务,与社区相互配合,真心希望来到这里的老人都能获得一份归属感与幸福感。”

打造社区“后花园” 拉近邻里关系

思南社区居住空间密集,老年人休闲活动空间有限,同文路“银龄健康空间”便应运而生,这里设置了棋牌休闲茶座、银龄健康步道、话仙廊、器械康健专区等区域。原本老破旧小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为了老年人泡泡茶、摇蒲扇、话家常的“后花园”,老城区打开了“透气孔”,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大提升。

原本老破旧小的地方摇身一变,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大提升。李思园摄

面对社区的关怀,群众反响热烈,辖内的庄爷爷主动认领改造区域的绿化养护与清洁打扫,翁奶奶则将自己家种的百香果、药用植物等与邻居共享,无形中拉近了邻里关系。

采取医养结合 让养老服务更智慧

依托厦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社区为老年人开展远程诊疗,让老年人不出远门也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我腿脚不便,平时还能帮我到医院去取药。”钟奶奶笑着说。

开展义诊活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义诊活动。李思园摄

不仅如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定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身体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为患病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2021年以来,已参与完成个案服务55次,上门开展血压、血糖测量等各类义诊服务达1685人次,对接老人需求236次,紧急救助老年人8人。

紧贴需求加强共建 携手助力养老

老城区背街小巷空间狭小,有些楼层高且没有电梯,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造成了不少困扰。社区与好慷在家集团联系共建,通过慷慷车、爬楼机、蔚尔车等高科技设备助力,解决了老城区老年人出行难的问题,增强了老年人的安全感。

社会党组织等多方力量举办“和谐邻里节”,为老人安排文艺演出。李思园摄

除了与爱心企业共建,社区还积极与思明区青少年宫、文安小学等近邻单位共建,打造“春风沐雨”五老志愿者关爱项目,通过大手拉小手发挥长者作用。2018年至今,社区联合大党委单位、共建单位、社会党组织等多方力量举办“和谐邻里节”,共同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孝亲敬老活动,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同时,思南社区还从老人的诉求出发,做到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老年群体切实感受到生活的便利,大大提升了获得感与幸福感。(李思园)

(责编:陈楚楚、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