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专访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推动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2023年01月13日11:5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福州1月13日电 (吕春荣、钱嘉禾)闽水泱泱,旗山苍苍;百年河山,巍巍上庠。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百年学府,福建师范大学如何在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如何打造富有特色的“新文科”?如何助推福建省“双一流”高校建设?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人民网专访了福建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福建省委主委、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

福建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福建省委主委、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常岩摄

福建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福建省委主委、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常岩摄

人民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那么,福建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下了哪些“功夫”?

王长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战线以更强烈的使命担当,承担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任务。

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推动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一是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巩固夯实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前瞻布局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学校累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在此基础上,学校注重专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比如专门设立了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探索构建产学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

二是持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契机,积极探索优秀学生精准培养路径,不断完善复合交叉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是始终注重发展教师教育特色优势,对标新时代“强师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体现学校特色的“新师范”,学校17个师范类专业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在全国高师院校中率先实现全覆盖,入选教育部复合型高中教师培养试点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组建了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人民网:在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建校115周年之际,学校5位教授被授予校首批文科资深荣誉教授、文科资深教授称号。近些年,学校如何培养教师队伍,打造富有特色的“新文科”,构筑人文社科“高地”?

王长平: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制定出台文科资深教授制度,授予首批文科资深荣誉教授称号2人,选聘首批文科资深教授3人,目的就是要引导广大教师对标“大先生”、争做“好老师”。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宝琛计划”实施体系,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素质能力不断提升,为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蓄积了潜力和动能。

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高校,学校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将着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计划,设立重大重点项目培育工程,强化对重大基础理论、特色优势及冷门特色学科研究的扶持,努力产出一批标志性、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打造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学术经典著作。

同时,将着力推动“新文科”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度融合,加快文科研究范式转变,促进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重点培育1-2个哲学社会科学类重点实验室,开辟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赛道。

人民网:前不久,福建师范大学入选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入选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主干学科。下一步,福建师范大学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推“双一流”高校建设?

王长平: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师范大学以首轮第一档“建设成效显著”的优异成绩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长期以来,福建师范大学致力打造“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走在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在第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高等教育的部署要求,坚守师范为本的办学定位,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龙头工程,坚定扎根八闽大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系统构建“雁阵式”学科建设体系,实施分类分层建设的非均衡发展策略,推动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建设。

其中包括,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3个福建省“双一流”建设主干学科优先优质发展,大力支持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教育学等学科特色创新发展,稳定支持福建省“双一流”建设支撑学科和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内涵建设,为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提供有力学科支撑,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易雪妍、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