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厦门“五个对标”全力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厦门4月28日电 (余乃鎏、陈博)“笃行实干结硕果,2022年体育工作成效显著”“奋楫争先启新程,扎实推进2023年体育重点工作”……27日下午,厦门市体育局召开2023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22年体育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并以“五个对标”之举进一步推动该市体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工作会现场。人民网 余乃鎏摄
厦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阮敦梁作主题报告时介绍,2022年,建设体育强市、“健康厦门”,取得了体育场地设施“星月交辉”、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实现历史突破、“体教融合”深化拓展、竞赛表演业更加繁荣,以及体育产业逆势增长等一系列瞩目成效。
其中,在促进全民健身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全面梳理全民健身设施存量场地,新建改建成358处“近邻运动场”并免费开放;全市144所学校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含新增27所);已建成34家智慧健身房(含新建11家);珍珠湾、环东海域两个高品质海滨浴场投入试运营;全市首个智慧体育公园马銮湾智慧体育公园、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百城千冰”资助项目市体育中心气膜式可移动冰场均建成对外开放;截至2022年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率84.6%,居福建第一;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3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94%……有效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推进“近邻运动场”建设,发展全民健身。厦门市体育局供图
在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方面,在全国率先举办社区运动会,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网格化服务、改革体彩公益金使用机制;创新“政府监管—居民参与—科学运动—医疗监督”的体卫融合新模式,联合卫健部门培训75名运动处方师;“厦门i健身”全民健身综合服务平台新增电子健身地图等相关功能,标绘6700多处体育场地位置信息,方便用户搜索、导航;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驿站建设取得突破,全市共新增区级驿站、社区驿站9个;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300多项,参与人数近百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2%,居全国、全省前列;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约1万人次,国民体质合格率92.1%;全市体育社会组织达293家,基本实现人群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全覆盖。
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创建16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校,累计建成92个基地校,72所市级以上传统校(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34所),持续调动学校力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4所学校建立“轮转冰”训练场地;市、区体校常年在训人数近千人,输送至省队、省体校108人,国家队集训20人,后备人才储备力量逐步夯实。
举办海峡两岸龙舟赛,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人民网 陈博摄
而在促进竞赛表演业发展方面,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举办“龙腾虎跃”2022海峡两岸龙舟赛;持续擦亮马拉松金字招牌,两个月内连续成功举办海沧半程马拉松赛、2022厦门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环东半程马拉松赛等三场马拉松比赛,其中,环东半程马拉松赛的男子冠、亚军均打破尘封13年的全国记录;成功举办2022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和冠军赛、角斗舞仕街舞超级联赛2022赛季全国总决赛、中国家庭帆船赛等国家级高水平赛事;举办厦鼓海峡冬泳嘉年华活动,促进强身健体的同时勾起市民乡愁……
此外,在助力体育产业增长方面,深入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举办“体育消费生活节”;在第22届投洽会期间举办首届“运动时尚展”,线上线下超百万人次参观,线上直播带货销售额超3000万元;多措并举持续带动和提振全市居民体育消费,实现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强劲增长。
建发厦门马拉松赛已成厦门品牌赛事。人民网 陈博摄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厦门市体育系统将重点实施“五个对标”之举,包括:对标“更高站位”,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标“更高水平”,加快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对标“更强实力”,全面提升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对标“更具活力”,全力打造体育产业发展新高地;对标“更实作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据悉,今年厦门将进一步织密体育场地设施网络,推动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市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配套项目早日竣工,加快推进市体校田径体操馆项目等建设;将新改建200处以上的“近邻运动场”,建设10个智慧健身房,推进扬帆体育公园建设;将重点打造全民健身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系列赛事活动,继续举办厦门市社区运动会、厦门市村居篮球赛、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厦门市男子篮球邀请赛等精品赛事,不断丰富群众身边赛事活动供给;将指导各区完成不少于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驿站,推动各区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广泛开展体质监测、健身培训、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推动各区至少建设一个体卫融合试点,为市民开具“运动处方”。
即将建成的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将是福建最大的体育服务综合体,为厦门打造“体育赛事名城”奠定场馆基础。厦门市体育局供图
同时,全力保障第二十一届市运会举办;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三方作用,打造市区体校、传统校与基地校、社会力量三位一体、多元参与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开展阳光体育竞赛等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等。
此外,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赛事、提升本市各项品牌赛事、加大体育产业扶持力度以及建成海峡两岸(厦门)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园、举办2023年厦门体育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大赛、全面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等,奋力打造体育赛事名城。
3月下旬,2023CBA全明星周末星锐赛在厦门举行。厦门市体育局供图
踔厉奋发,勇攀高峰。阮敦梁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新《体育法》实施元年,更是体育改革攻坚克难的建树之年。全市体育系统将全力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把握厦门体育新站位,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厦门体育新定位,把“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体育赛事名城为抓手,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健康厦门”,全面探索厦门体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奋力谱写厦门体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厦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体育新的力量。
工作会上,全市体育工作者、相关体育协会、体育产业企业代表等参加。而在交流发言环节,海沧区文旅局、厦门市乒乓球协会、惠动乐(厦门)体育文化有关负责人作典型发言,分别分享了创新推动海沧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协会建设和以赛事为抓手促进全民健身、推动厦门兴起乒乓球热的心得感悟,以及来到厦门发挥退役优秀运动员资源优势、推动全民健身及排球运动普及、助力打造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举措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