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翔安区创新数字化“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新模式

近年来,厦门市翔安区实施“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模式,开辟普法责任落实新路径。据悉,“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平台集“常态考核”“专项督导”“创新激励”“公众评议”等板块于一体,实现了材料电子化、考评客观化、管理实时化、操作智能化、资源集约化、服务互动化。2021年8月,该区被纳入福建全省“八五”普法规划。2022年3月,该项目获第六届“法治政府奖”。
翔安区运用科技赋能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借鉴网约车智能管理的思路,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问题入库大数据,精准纳入动态专项智能管理系统,提升普法精准度及针对性,实现“智治”目标。同时,变“以普法者为中心”为“以受众需求为中心”,让民众在普法活动中乐于参与、积极反馈,共享普法成果,逐步实现“共治”目标。截至目前,智能平台根据智治共治普法理念设置生成专项普法督导任务35件,精准向50个涉及部门下达准确率100%;开展智能互动普法活动200期,群众满意率100%。
2017年3月,翔安区自主研发的“普法指数年度考核系统”在全国率先施行普法线上考核,注重普法工作日常智能督导,且在系统中实时显示各部门的普法分数,确保考核过程的透明与公正,实现了从纸质档案考核到电子化动态考核的飞跃。打造“四化”普法数据中心。2020年3月,对原系统升级为“翔安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平台”,注重普法大数据的集成与运用,打造集实时化、智能化、集约化、互动化为一体的普法大数据中心,使其成为普法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与来源。当前,共拥有9840条普法数据,其中共享482条信息、普法创新数据611条。截至目前,全区管理平台用户共上传9885条普法数据,分享611条好的经验、做法及普法案例,陆续挖掘培育了“茶调文化”“普法集市”“检言法语”“翔小豸”“数助决策”等普法品牌项目。
翔安区创新“微观考核”突出操作性,每年年初制定普法年度考核方案,实行考核频率、评分差异化管理,确保各部门对年度普法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年终,将各部门普法责任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中。2023年还进一步整合考核资源,升级平台管理功能,进一步将行政复议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央法治督查整改任务分解纳入谁执法谁普法平台管理考核。以2023年翔安区执法、司法机关法治翔安建设考核方案为例,共包含考评指标70条;创新“宏观评估”突出指导性:聘请法学专家、学者成立项目课题组,推出《翔安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暂行办法》,该指标体系运用内部评估与公众评议相结合模式,同时兼顾各部门共同但有区别的普法责任,旨在实现考核、激励、引导功能,并真正让公众理性参与普法评估。
同时,该区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解决普法痛点。实现一站式电子档案集中管理,依托平台建立起高效互动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工作效率低问题。创造性地引入专项督导板块,实现了实时督导,针对社会热点或风险点进行提前介入精准普法,解决督导科学性问题。(司小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