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聚英才 智汇闽东|新时代“人才经”,宁德这样念

成功入围2021年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项目获奖数连续7年福建全省第一;近五年全市R&D年均增长31%,位居全省第一;新增专利授权近6000件、申请PCT国际专利1.1万项,位居全省第一……这些新进展、新突破,源自宁德市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奋斗与努力,彰显了宁德持之以恒激活人才引擎的决心和信心。
近年来,宁德市着力念好新时代“人才经”,聚焦聚力全市发展大局,深入实施新时代“三都澳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持续完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打造人才服务的优质生态环境。
人才兴,则事业兴。2022年,宁德地区生产总值3554.62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连续4年居福建省首位,经济总量跻身百强城市。2023年上半年,宁德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省第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1%。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迅速崛起的宁德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强化顶层谋划
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如何选用人才,是领导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宁德市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调整充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修订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锂电新能源小镇。刘忠忠摄
政策是“撬动”人才的有力杠杆。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宁德持续实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破冰”行动,实施一揽子人才创新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人才项目,推进人才政策由“节点突破”向“全链条”覆盖延伸,始终拿出最大诚意、配置最好资源、提供最优服务,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棋局布定,落子有声。宁德加强人才工作系统谋划和政策创新,深入实施新时代“三都澳人才”强市战略,持续出台完善《宁德市“天湖人才”评价认定办法》《宁德市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宁德市加快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引进培养的工作办法》等56项政策措施,横向覆盖经济产业、民生事业、乡村振兴等领域,纵向贯穿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评价认定、激励服务全过程,构建起更加完善、更具竞争力的“1+3+N”人才政策体系。
产业需求在哪里,人才支持就延伸到哪里。围绕“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高标准建设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福建省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等各类人才平台载体400多家,争创了一批“国字号”“省字头”创新平台。
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项目。张文奎摄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得益于好政策的加持,一大批高端产业、民生等领域优秀人才迅速向宁德聚集。五年来,累计引进培育高精尖人才600多人、专业技术人才7000多人、技能人才4.2万多人,增长率高达362%、289%和250%。全国杰出专业技术先进集体、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国家级高端人才项目连连实现“零”的突破,为主导产业爆发式增长注入强劲活力。
拓宽引才渠道
激活创新创造动能
“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以“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的胸襟,引人才归之若流。如今的宁德,通过创新柔性引才借智等举措,广开进贤之路,打造了“宁智回归”工程、名医“师带徒”“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等一批有影响力、体现区域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闽东医院吴志英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宁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求所为”,宁德市充分发挥在外商会、人才工作站等资源优势,通过邀请宁德籍在外高层次人才返乡、举办人才活动周等方式,吸引在外人才和项目回归。近年来,对接在外高层次人才达2800余名,达成意向合作项目200余个。
大力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宁德建设市县两级名医工作室97家,引进名医团队290多人,开展医疗指导、就诊实践6000余次,培养本土青年卫生人才709人,辐射受惠群众2.5万人。深入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入选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12人,省特级教师110人,省级名师18人、名校长11人、学科带头人204人。今年以来,全市16所学校、12家公立医疗机构赴省内外高校开展政策宣讲和招才引智,吸引400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让更多人才了解宁德、体验宁德、向往宁德。
“引才引智”校园招聘走进武汉和成都的5所重点高校。宁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力推进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校地合作”再结硕果,宁德市与高校院所成立3个联合研发中心,与北大、清华、人大、厦大等高校达成合作310多项,接收2034名北大、清华、人大、厦大、南大等高校大学生到宁德开展社会实践。
鼓励大学生到宁德就业创业,不断丰富高校毕业生稳就业、促创业各项措施,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补贴和担保贷款。2022年以来,新增高校毕业生到宁德就业创业达1.28万人。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2.42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51笔4.21亿元,其中,毕业生224笔5025万元,发放量连续3年位列福建省第一。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省级大中专毕业生创业资助项目评审,获奖数量连续7年居福建省第一,全市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
乡村振兴指导员指导村民种植中药。郑文敏摄
紧扣实际盘活本土人才,统筹推进技能人才、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宁德为广大人才提供大展身手的广阔天地。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宁德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3万人,建设2个省级试点工业(产业)园区职业技能提升中心。开展“万名技工”培训培养计划、“百名大师”技能联盟活动,有效激活高技能人才队伍活力。申报建设国家、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41家,覆盖了重点产业、传统产业、职业院校等领域。
围绕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宁德深入实施“十百千万”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平台作用,累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3067名、科技特派员4138人次、乡村振兴指导员544名、金融助理员268名。同时,在深化拓展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的基础上,坚持试点先行、守正创新,在全省率先推行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工作,从更多渠道、更宽领域、更大范围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为乡村振兴聚力。
一批批教授专家请进门来辅导,一拨拨专业骨干走出去长见识,一个个机关干部下基层去锻炼……创新实干、事争一流,闽东大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成为八方英才追逐“梦和理想”“诗和远方”的幸福之城。
厚植人才沃土
构建良好人才生态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宁德市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举措,着力涵养人才生态,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构筑起灵活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四梁八柱”。
周宁云端人才卡办理。林丽华摄
专窗受理、一站式便捷服务、一趟不用跑……近年来,随着宁德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人才驿站、东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相继建成使用,宁德市建立起服务创新创业人才的“绿色通道”,为人才交流、服务培训、政策落实等方面提供“管家式”服务,人才政务办理实现一码查询、一站通办。
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出台《宁德市委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办法》,示范带动各级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专家人才。设立省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事业编制池”,52名引进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纳入管理。开展“人才服务创优争先提效年”行动,“两节”期间集中走访慰问各领域优秀人才350多名,发放人才慰问金8万元、“健康暖心礼包”350多份。
从人才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持续健全服务体系,制定实施《宁德市特殊贡献人才服务保障十条措施》《宁德市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优化完善“宁德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开展“人才服务·‘驿’起行动”人才驿站系列活动,面向全市各类优秀专家人才发行6699张“三都澳英才卡”,为人才打造政务服务、住房、医疗、旅游等12项优待服务。
聚焦人才所思所盼,出台《宁德市市级人才公寓分配管理办法》,研究修订《宁德市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安排办法》《宁德市人才首套房购房补助操作细则》等有关支持政策,绘制人才就医、子女教育、住房保障、配偶安置等政策落实兑现“路线图”。市县两级共建设9.1万平方米、1338套人才公寓;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设施,新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88个,协调帮助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446人,最大限度满足人才工作生活需求,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延伸人才服务触角,放宽人才落户政策,建立“流程最简、门槛最低、条件最小”的引进人才落户“快车道”;落实申办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全国通办”,设置人才专门办证窗口;做好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工作,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参照享受二级医疗保健政策,兑现保健待遇补助112.77万元。
建立人才荣誉和奖励激励制度,在政治待遇上给予关怀,共组织390多名高层次专家人才赴云南、浙江等地开展国情研修和疗养休假,推荐33名人才或集体获选“宁德青年五四奖章”“宁德市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开展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扩大人才“朋友圈”,提升人才归属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一行到宁德看望“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研究生。宁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开展宁德市人才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宣讲活动,提高园区企业、高校毕业生对惠企政策、省市人才政策及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今年以来,举办27场次“政策惠企”宣传活动、23期“中小企业云学堂”公益宣讲,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多家高校开展政策宣讲招才引智活动。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2016年以来,宁德市累计投入人才专项经费4.5亿元。设立宁德“人才日”,集中举办人才主题系列活动。2020年以来,市县两级共举办“人才日”“人才活动周”系列活动400多场,参加人才3万余人次,充分营造浓厚的人才氛围。
“宁”聚英才,潮涌闽东。未来,宁德市将加快推进新时代“三都澳人才”强市战略,推动更多创新人才、智力资源集聚宁德,为加快建成福建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汇聚强大动力,以优异的成绩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