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100%铺就“民心路、幸福路、振兴路” 厦门同安深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人民网厦门8月10日电 “截至目前,全区142个建制村(居)均已铺设沥青路或水泥路,覆盖率达100%”“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路长体系,实施‘一把扫把扫到底’的养护模式,全区农村公路养护总里程近784.7公里,列养率达100%”“全区142个建制村(居)公交车通车率达100%”“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达100%”……
同安区三秀山村进村公路。夏海滨摄
10日,厦门市同安区发布有关数据显示,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区以深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契机,坚持把公路建设作为居民生活品质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让“一条条民心路、幸福路、振兴路”在辖区范围内全面铺展开来。
“四好农村路”是指“建好、管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道路。今年1月初,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联合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201个县(区)入选榜单,福建共有9地上榜,其中,同安区是厦门市唯一入选行政区。
同安区“四好农村路”军营村进村路。陈捷摄
据悉,加大市区财政投入,通过新建或改造提升等建设“四好农村路”,是厦门市解决城乡差距、进一步振兴新农村的新举措之一。作为该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同安区近年来在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尤为引人瞩目,不仅极大方便沿线村民出行,还有效解决当地农村群众人流、物流问题,为区域经济、旅游及社会发展等注入新活力。
从空中俯瞰,一条藏在郁郁葱葱树木之中的乡道畅通、洁美、安全、舒适……在厦门西北角的同安莲花镇,这条从山脚下蜿蜒而上犹如彩带随风飘扬的盘山公路——乡道Y848农村公路,助力同安区边远高山村——军营村和白交祠村从过去的穷乡僻壤走上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同安区“四好农村路”(省道S507“交通一家亲”爱心驿站段)。夏海滨摄
“致富有路,振兴有盼,盼也梦想成真。”工作人员介绍,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早已挣脱大山的束缚,通过“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实现民富村强,而这也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2020年,同安区以福建省第二名的成绩获得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其中,X416(通达军营村)农村公路养护项目被列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党建引领“四好农村路”建设“十大”示范点名单。
其实,上述是同安区坚持办好民生实事“用一条条高质量的农村路,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的缩影。近年来,该区以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在“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道路等四大层面下功夫,突出打造“特色致富路”“平安放心路 ”“美丽乡村路”“美好生活路”,成效颇为斐然。
同安区西洋村进村公路。陈捷摄
其中,在建设方面,同安区在厦门市率先启动建设国省县道通行政村主干道亮灯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智慧路灯管控中心及49条道路路灯工程,亮灯里程198公里,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夜间照明“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管理方面,创新成立区镇(街)村(居)三级路长办,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并成立车辆超限运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出实施意见,联合交通执法大队、公安交警到主要道路开展治超工作;在养护方面,全面推动辖区农村公路养护改革,实施“一把扫把扫到底”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相关养护工作职责由交通主管部门统一委托区属国企养护企业,有效提高了农村公路养护效率和质量;在运营方面,以全区公交线网为骨架,整合交通运力资源,开通多条“公交快递”,打通山区与城市之间的物流“堵点”,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
数据显示,仅2022年以来,同安已投入资金1.33亿元用于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并着力加快乡村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主要产业节点以及特色村庄的生态路、旅游路、产业路等高品质农村骨干公路建设,重点加快北部山区农村公路建设,助力项目振兴;建设农村公路路灯、防撞、减速带等道路安防设施及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程及莲花镇“千灯万带”工程,提升农村公路交通运输水平;在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中推行“以工代赈”,让属地群众更多地参与项目建设,实现属地群众利益最大化。
同安强化党建引领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夏海滨摄
“‘四好农村路’,百姓的民生幸福路。”同安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同安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创建“四好农村路”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接下来将继续不折不扣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前期全区703个自然村实现100%通水泥路的基础上,实现“一路一风景、一村一特色”,打造“旅游+景观”的特色农村路,进一步推动辖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上一层楼。(余乃鎏 郑素描 陈晓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