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奔波9000公里及时保全9000万元物资 厦门湖里法院全力“护企安商”

人民网厦门9月6日电 “在贵院积极营造的法治环境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法律的神圣与权威,也被贵院执行局工作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所感动……”近日,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简称湖里法院)收到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辖区一商贸企业在信中对湖里法院立案庭、执行局和自贸区法庭充分表达了谢意。
这封感谢信的背后,是湖里法院法官来回奔波9000公里及时保全价值9000万元物资,以及有效化解企业纠纷的“护企安商”故事。
今年7月24日,辖区一商贸企业到湖里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申请诉前保全,“申请保全的金额大、标的特殊”,得知这一情况后,湖里法院立案庭当即对该案进行详细了解。
原来,这家商贸企业与新疆一纺织企业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可该纺织企业因经营问题卷入民事诉讼。由于担心留存在对方仓库价值9000万元的棉花棉纱因其他案件而被执行,商贸企业遂向湖里法院紧急申请诉前保全。
考虑到商贸企业申请保全的棉花棉纱数量多、标的价值大等因素,同时,被申请人远在新疆又遇经营困境,查封企业账户资金等较便捷的保全方式和有关“替代方案”行不通,加上保全裁定的可执行性以及一系列细节问题等,商贸企业申请诉前保全当天,湖里法院即作出裁定,将案件移送至执行局。
湖里法院执行干警现场清点案涉棉花棉纱。湖里法院供图
7月25日清晨6点35分,湖里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尹胜虎带着一名执行员、一名书记员、一名法警,紧急搭乘航班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出发,飞往远在4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呼图壁县。飞机一落地,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往目的地,并联系当地法院协助执行。当天傍晚6点多,一行人顺利抵达该纺织企业。
可面对千里之外法院突如其来的查封,这家纺织企业一时难以接受,并以可能引发工人集体讨薪等为由试图阻挠。对此,尹胜虎等耐心释理说法,积极引导该企业配合诉前保全工作、理性解决纠纷,以及回应企业的合理诉求。
当晚10时许,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释理说法和有效沟通,该纺织企业同意配合保全工作。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湖里法院执行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并顺利完成了1600多吨棉花、2000多吨棉纱的清点和查封等工作。
“查封不是目的。”尹胜虎介绍,考虑到当事双方本是良好的合作关系,湖里法院执行团队着力在保全的同时尽可能化解双方矛盾,分别组织双方代表进行“背对背”调解。于是,在保全工作完成的第二天,两家企业进行了“面对面”谈判协商。期间,执行团队做了大量的释法析理等工作。
湖里法院执行干警制作调解笔录。湖里法院供图
8月10日,湖里法院自贸区法庭承办法官组织双方进行开庭及调解,经过一系列的证据核实和补充提交等,法庭严格审查了原告方的权利来源,如商贸企业购买原料的购销合同、付款凭证、入库确认书等,基本查明案件事实,切实回应企业确权诉求,且通过积极调解促使当事双方基本达成共识。
最终,湖里法院出具调解书,确认商贸企业对上述1600多吨棉花和2000多吨棉纱拥有所有权,并将调解书送达双方,除了为企业保住价值9000多万元的原材料外,还避免了双方合作终止的损失进一步扩大。值得一提的是,该商贸企业日前已把货物从纺织企业的仓库移出并申请湖里法院解除保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湖里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护企安商、大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司法为民、服务大局的重要要求,而“以保全促调解”是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一项处理涉企纠纷的重要精神。湖里法院执行团队此次不远千里,公正高效地完成诉前保全工作,妥善平衡保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仅以司法力量为企业合规发展保驾护航,还进一步彰显了湖里乃至厦门法院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主动担当和积极作为,持续为市场主体提供法治“定心丸”,“在极大增强辖区企业信心的同时,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余乃鎏 林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