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域美、一时美”到“处处美、持续美” 漳州提升乡村“美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把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等“五个美丽”建设当作一项产业来经营,与发展农业产业、休闲旅游、庭院经济有机结合,让村庄从“一域美”向“处处美”、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努力打造“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新农村,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深挖产业价值
漳州高新区九湖镇长福村是全国闻名的“百花村”,家家户户在院子里摆放花卉苗木,打造“前店后场”式花卉电商一条街,吸引商家、游客前来交易,把美丽庭院转化成美丽产业,带来年收入数百万元的花卉销售额。
漳州聚焦优势产业,以家庭为单元,以小庭院为载体,在全市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农户,鼓励其立足资源禀赋,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蔬菜、花卉等优势产业,对自家庭院进行改造,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让乡村小院不仅宜居而且宜业宜游。
聚焦特色产业,漳州鼓励各村对村内的小长廊、小广场、小花园、小池塘进行微改造时融入地方特色产业元素,打造与当地的特色产业既相互融合又相得益彰的微产业。
云霄县和平乡棪树村盛产枇杷,该村把枇杷文创概念深植古老村落中,把全村优质人文、自然资源进行系统化整合,建设枇杷景观长廊、观景台等微景观,孵化催生一批网红旅游打卡点,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000多元。
生态也能成为产业。漳州还聚焦生态产业,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地整治,按美丽田园建设标准,通过复种、村集体代耕代种、托管服务、农户认领等形式种植良田,形成集生产、观光于一体的美丽田园。
平和县芦溪镇秀芦村探索实施“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稻蛙菜”立体循环模式,在300多亩示范片水稻田中养殖虎纹蛙,改变过去单一种植蜜柚产业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560名村民就业增收,实现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做好融合文章
南靖素有“土楼故里”美誉。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依托土楼世遗旅游资源,升级打造云水谣风情街、云水谣庄园等项目,以旅游业带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村民自发经营农家旅馆及饭店120家、“农家乐”73家,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增加了村民收入。
整合资源,做到文旅融合,漳州把美丽休闲旅游点建设融入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线路进行升级打造,初步培育了城郊融合型、山区特色型、滨海渔村型、田园风光型、文化旅游型等五种类型的休闲旅游特色样板,共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
村企联动,做到产村融合,漳州鼓励美丽乡村小公园探索开展村集体投资、国企集资等社会化运作模式,对乡村公园进行升级打造,把公园的美丽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华安县仙都镇招坑村为传承保护好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秋千文化,引进企业,将村内的一处荒地打造成秋千文化公园,定期举办秋千成人礼等民俗活动,开发200多种特色秋千,每年让村财增收至少20万元,并带动村民创收100多万元。
漳州还优化环境,做到景村融合,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县统筹、乡统管、地统筹、事统管,推动山、水、林、田、院、村、房有效融合,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诏安县四都镇西梧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裸房整治、道路整治提升、三线下地,建成凉亭连廊、渔村公园,打造印象西梧牡蛎湾,做到村中有景,景中有村,村景融合,有效提升村容村貌。
健全机制标准
作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长泰区承担全国首批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工作,探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模式,推行“组织、人员、宣贯、经费、制度、政策”六个到位的乡村标准化运作机制,制定美丽乡村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4项,总结出“四千美景”“四生融合”“五谷丰登”“五慢生活”等特色做法,得到国家标准委的高度肯定并全国推广,有效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漳州制定建设标准,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导则,从院落空间布局、整体景观提升、资源有效整合等方面制定了初级版、中级版、高级版建设标准和要求,推动“五个美丽”建设提档升级、提标扩面,实现乡村生态美、风貌美、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的有机统一。
探索建立积分制,漳州立足实际将“五个美丽”建设纳入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明确量化指标,开展积分兑换应用,激发群众自治活力,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五美”建设。
在东山县“美丽庭院”家庭志愿积分制超市,群众通过参与环境卫生类、公益美德类、乡村建设类等活动兑换积分,按积分四个档次分值到超市兑换物品,将“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极大提高了农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此外,漳州还落实正向激励机制,把“五个美丽”建设纳入全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每年由市级财政安排“五个美丽”建设专项资金,制定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五个美丽”不同类别的补助标准,对推动工作力度大、建设成效明显的县区和责任主体给予补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