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厦门海沧区海兴社区人大积极探索群众工作法  提升城市社区现代化治理水平

2023年09月20日14:19 |
小字号

近年来,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海兴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积极探索实施“五”邻办吾事的群众工作法,汇聚小区党支部、辖区企事业单位、专业社会组织、热心小区邻里和区级人大代表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吾邻们关心的身边大事小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据了解,海兴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立足于服务近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善用代表“绣花针”,找准社区邻里需求的“落针点”,串联居民自治的“主线”,实现了社区群众点单、社区代表活动站分类派单和社会组织接单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在履职实践中不断强化作为“社区”代表活动站这一核心特质,从“邻”出发,通过打造五(吾)邻工作机制,密切同社区群众的联系,倾听邻里呼声,回应邻里期待,解决左邻右里的一件件身边事、难事,凝聚起最广大的社区群众智慧和力量,不断推动社区现代化治理,让社区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更广泛、更真实、更管用。

民情有“邻”知。从社区左邻右里最真实最急切的需要入手,从解决“邻居”一些最急难最愁盼的身边事开始,进一步创新措施,将代表履职网格化,以每个小区为最小单位,一位人大代表负责一个责任小区,一个责任小区唱一种主要“生”调,社区代表活动站协调各方资源,从解决一个小区面临的民生保障、社区关怀、治理建设和文化教育等实际问题出发,在实践“一小区一方案”的社区现代化治理工作中不断拓宽人大代表与选民的直接联系,推动代表履职,落实选民监督。

治理有“邻”谋。以培育左邻右里的民主协商精神为着手点,从社区每个小区的特点、各个小区选民真实迫切的访求和不同的民生难点痛点出发,引入各小区党支部、业委会、专业社会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公益律师入场,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小区现代化治理,量体裁衣制定专属项目,活动站当起了“指挥家”,每个小问题都有了解决方案,都能对接到人力物力,让小区提升改造和邻里难事的解决有步骤有章法,催化小区蝶变。社区代表活动站还加强与兄弟单位联动,经常组织小区选民代表到各区、街道社区参观学习优秀经验,进一步提高邻里献计献策的自觉性。

志愿有“邻”行。社区人大代表积极作为,主动下沉到各个小区各个网格,协调各方人、物、力资源来组建海兴近邻志愿力量,组建了“海兴大妈喊街团”、“蓝娃”先锋队和“小小绿海鸥”等志愿服务队伍,构建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现代化治理新格局。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守平安、文明创建洁家园、垃圾分类环保行和小区安全建设我先行等志愿活动,让一件件身边事有了身边人可以管,居民参与热情高,都说志愿“邻里”行。

暖心有“邻”爱。以一颗真心做最贴心最实在的邻里“大家长”,将社区弱势群体作为突破点,建立起对智力、精神三级残疾等重度残疾人和重大疾病重大事故家庭的走访关爱机制,通过搭线社区爱心居民与困难群众一对一爱心结对,让爱心捐助直接帮“邻”战胜困难;将政策送到重度残疾人和重病困难邻里家中,申请办理最低生活保障、认定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居家护理补助、临时救助等;有邻帮爱常在,进一步连接资源,引入社会力量、人大代表力量和企事业单位力量,助“邻”脱贫脱困,将困难“邻里”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在实处。

联动有“邻”帮。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人大工作,切实做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主动链接其他村(居)代表活动站、区人大代表和共建兄弟单位,搭建起近邻“连心桥”,不断学习各兄弟单位经验做法,从而改进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容,拓宽工作渠道,增强工作实效,持续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新生机新活力,助力推动社区代表活动站健康高质量成长。

此外,该活动站通过“平安护邻、还绿于邻、文明为邻”等途径,完善了基础设施,建立30多个电动充电桩,蓝水郡口袋公园落地,将点状的私家小花园变成面状的小区大公园,实现了15017平方的绿化改造,让小区环境更美丽,有力促进社区蝶变成美丽宜居、平安智慧、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社区。(刘为华 林林)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