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 高水平对外开放蹄疾步稳
贸易便利化
上海自贸试验区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通关效率
记者 谢卫群
运营方:
潘小东 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
最近,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潘小东更忙了,要么是伏案整理材料,要么是外出调研,走访政府部门和企业,了解相关需求。“目前,我正忙着配合上海有关部门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最新规划,进一步升级平台服务功能。”潘小东说。
潘小东所在的亿通国际是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运维单位。2014年起,他全程参与了“单一窗口”的建设。提起建设过程,潘小东记忆犹新:“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各国理念不一,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从哪里切入,如何构造,都得摸索着进行。”
进出口共涉及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四部门,想实现国际贸易便利化,就要把四部门的系统打通。“此前,一艘船办理靠港手续,企业要录入1000多项数据,四部门经系统整合后,数据减少为300多项,大幅度简化了环节。原来要花两天时间,现在只要两小时。货物通关从24小时缩短到最快半小时。”潘小东说。
目前,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从最初的6个板块升级到包含“通关+物流”“外贸+金融”“监管+服务”等功能在内的16个板块,共有66项特色功能,服务贸易企业超60万家。
受益方:
杨晓峰 元初数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元初数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各种货物整齐堆放。一大早,公司自贸试验区业务相关负责人杨晓峰,就忙着在仓库里清点货物,“要准确掌握最近几天出货、到货的动态,及时跟进汇总。”
元初数智主营进出口报关等业务,客户货物到港后,先转运到公司在保税区内的仓库,再分拨到客户在保税区外的仓库。
元初数智是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最早的受益者之一。“‘单一窗口’推出前,要挨个填报录入进出口单据,还要将纸质单据送到相关部门,这个过程至少要花费两天时间。现在足不出户在线填报,几分钟就能出税单。”杨晓峰说。
“除了便利,还能降成本。”杨晓峰介绍,现在船快到港就可以通过系统填报单据,做到货到港即提走,降低了仓储成本,“我们主要做消费品进口服务,多数商品有保质期,进关时间减少了,客户销售的周期就更长了。”
元初数智过去以供应链管理为主,因为报关系统升级,公司服务客户的能力不断提高,客户量也增加了不少。“我们正从原先提供一般报关服务,逐步转型为一家数据服务公司,力求更好服务产业链、连接消费者。”杨晓峰说。
投资便利化
福建自贸试验区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动企业增效
记者 王崟欣
政策方:
张慧琼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
“企业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落地,离不开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在一线审批岗位工作多年,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张慧琼深有感触。
2015年,厦门片区成立,张慧琼作为挂职干部来到厦门片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在这里,她从难题入手,牵头探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之后,张慧琼和团队反复调研企业需求,征求部门意见,不断修改讨论方案。2017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审定通过。
“方案确定只是第一阶段,更难的在于实施,项目实际审批权仍在各部门手中。”张慧琼说。如何推进?2017年6月,厦门片区上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针对片区内的企业率先试点。“各部门通过数字平台实现联通,审批方式由‘串联’变‘并联’,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张慧琼介绍。
改革后,厦门片区建设项目办理施工许可,由原来至少20个审批环节缩减到3个主流程审批环节,审批时限从246个工作日缩减至12—40个工作日,有力助推项目落地投产。“我们将持续关注企业需求,不断推进审批领域改革,进一步提升投资便利化程度。”张慧琼说。
受益方:
王 昱 厦门象屿港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发部副经理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建成投用不久的象屿集团总部大厦前人来人往。气派的装修、崭新的办公室,让负责总部大厦项目申报的象屿港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发部副经理王昱颇为自豪:“项目审批时间相比以前大幅缩短。”
从事项目一线申报工作多年,王昱回忆:“工程建设审批涉及的部门多、流程复杂,企业以前需要挨个部门申报,如果一个部门审批不通过,又得从头再来。”王昱记得,自己2012年经手的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复用了一年半时间。“早一天通过审批,项目就能早一天投用,为企业节约不少成本。”王昱说。
坐到工位前,王昱打开电脑,登录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办事大厅,将手头最新项目的申报材料一键上传。王昱告诉记者:“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平台自动分发给各个部门同时审批,效率大大提高。”
一天时间,王昱同时跟进的申报项目有5个。“跑项目,以前是实实在在风里跑、雨里淋,而现在跑的是数据。人在路上的时间少了,负责的项目反而更多了,企业的发展活力也更足了。”王昱说。
金融开放创新
重庆自贸试验区
铁路提单融资服务跨境贸易
记者 王欣悦
运营方:
向 英 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财务中心副经理
“铁路提单是一种具有物权凭证功能的物流运输单证。我们为外贸企业开具铁路提单,企业凭借提单找到银行,银行再对企业进行融资贷款。”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新欧公司”)财务中心副经理向英介绍。
2017年,重庆自贸试验区依托中欧班列,开出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截至今年7月底,渝新欧公司共签发铁路提单超6000份。
“铁路提单融资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但仍有优化空间,从近几年实践看,还存在体量小、融资规模有限等问题。于是,我们又对铁路电子提单进行了探索。”向英说。
今年4月,《重庆市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印发,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货运代理企业、仓储物流公司、外贸经营主体等积极参与,持续扩大铁路提单应用的覆盖面。政策鼓励之下,渝新欧公司很快与一家银行达成合作,优化方案并落实了具体实施路径。
5月,渝新欧公司成功落地首单区块链电子提单融资业务。这票电子提单从签发到流转再到融资批付,全程用时不到两天,进口客商的资金周转率、供应链管理效率及控货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运营风险进一步降低。
受益方:
付士刚 重庆施密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多亏了铁路提单,原本需支付600多万元货款,我们融资后只需掏现款96万元。”重庆施密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士刚告诉记者。
最近,付士刚所在的公司通过中欧班列(重庆)从德国进口8辆车,公司依托铁路提单来出具国际信用证,获得融资500多万元,不但资金压力减小了不少,还能享受铁路运输比海运节省20多天的便利。
据介绍,在以往的国际贸易中,只有海运能出具有物权凭证功能的提单,国际铁路只能出具运单。重庆自贸试验区推出铁路提单后,依托铁路提单融资结算模式,跨境铁路运输实现了与海运一样的信用证结算,助力跨境贸易。
“以前银行只认海运提单,我们以铁路运输开展进口业务时,需要提前电汇全款,资金压力很大。”付士刚说,“现在,铁路提单融资合作模式十分便利,帮我们缓解了资金压力,我们拓展国际贸易也有了更大动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重庆8家银行累计开展铁路运输单证融资73笔,涉及金额约2.04亿元,货物品类、领域不断拓展,为企业开展跨境贸易提供了更多便利。
人员流动便利化
广东自贸试验区
职业资格互认促进人才融合
记者 程远州
运营方:
陈 海 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
深夜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灯火通明。作为众多香港青年来内地发展的第一站,这里已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超560家。
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陈海介绍,为促进港澳青年北上创新创业,2021年以来,前海持续实施“港澳青年招聘计划”,按月度常态化为港澳青年提供100个以上工作岗位,目前已累计发布工作岗位6300余个。
为让更多港人港企留得住、发展好,前海加强与港澳规则衔接,推进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通过合伙联营、执业备案(登记)等特殊机制安排,先后出台工程建设、税务、文化旅游等领域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的具体办法。目前,港澳税务师、注册建筑师、医师等21类专业人士备案(登记)即可执业。
“我们已经与相关部门建立了人才工作沟通机制,发布‘2023年深港联合招才引智计划’,为港澳及国际人才提供12类57项一站式服务。”陈海说,如今,在前海蛇口片区的港资企业已有近万家,吸引大量香港居民前来就业。
受益方:
谭国治 香港建筑师注册管理局主席
“深港建筑业融合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在前海妈湾十九单元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工地上,何显毅建筑工程师楼地产发展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建筑师注册管理局主席谭国治告诉记者。
这是深圳推行香港“建筑师负责制”的试点项目之一。作为设计负责人,谭国治率领团队联合香港汇创国际建筑设计公司,和总承包牵头方中建四局的工程师们“合署办公”,实现了人才融合。
早在2004年,谭国治就曾作为香港特区政府建筑署建筑师参与了深圳湾口岸建设,此后他参与设计建设了内地多个建筑项目。2020年,前海蛇口片区推出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人士、专业机构执业备案管理办法后,谭国治随即在前海完成备案。
“进得来,还要有活干、干得好,是香港建筑业界多年的愿望,如今正在成为现实。”谭国治说。
截至今年8月底,香港建设领域已有50家专业机构(其中包括19家香港施工类专业机构)、451位建筑专业人士在前海备案,其中10家香港专业企业独立承接项目,74名香港专业人士参与前海项目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6日 第 1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