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扎实做好“四项基本功”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党工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动街道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足“四项基本功”,以务实的行动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该街道党工委班子带头开展学习,坚持分类施策,抓好街道机关党支部、社区党委所属党组织、非公领域党组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主题教育上来,推动党员干部将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厦港街道党工委书记上党课。鸿山社区供图
分类施策,深学细悟筑牢根基
练好理论学习“内功”。街道班子引领学,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在主题教育中的“排头兵”作用,
街道党工委班子制定学习计划,通过党工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三会一课”系统学、交流研讨结合学,组织开展7天的主题教育读书班,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入心入脑。
班子成员学以致用,深入挂钩社区完成专题党课授课。针对街道社区普通党员,落实“循足迹、悟思想、铸忠魂、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用好用活破狱斗争旧址、华侨博物院等辖内资源,组织党员前往华侨博物院、神山党员教育基地、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虎巷8号红色教育基地参观。针对老党员,采取送学上门方式将学习材料发放到位,重阳节期间开展“与‘邻’有约便民日”活动,关心慰问老党员,开展义剪、口腔保健、防诈骗宣传等便民服务。
同时,依托街道党群服务阵地,新设“新邻驿站”两处,为青年党员和流动党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针对非公领域党员的“红领荟”学习沙龙,发挥4399党委典型带动作用,开发红色主题学习闯关游戏《小九闯关记》,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专题活动。举办高帝慈善助学、香贡贡爱心基金捐助活动,为85人次困难学子发放助学金15.35万元。
问需问计,调查研究破解难题
练好调查研究“外功”。班子成员坚持问题导向选题、目标导向破题、效果导向解题,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等,有的放矢深入调研。
聚焦“近邻党建引领厦港老城小区治理”等调研课题,形成班子及班子成员调研报告9份,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梳理形成调研成果转化清单。并将“近邻茶话会”与“智慧近邻”平台有机结合,设置“居民接待日”,形成“建机制、定流程、重实效、畅通道、强闭环、广宣传”的机制保障,主题教育期间各社区开展“近邻茶话会”听民情、查民意,调研推进挂钩社区小区(网格)的综合治理工作。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紧密结合街道,确定调研课题,按照“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意见建议”优化调研报告。
党工委班子成员还结合学习体会和实际工作讲专题党课,重点讲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体会、讲改进工作的方法举措,各社区党委巩固提升“近邻思民”的好经验好做法,紧密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新一轮入户工作,用好“近邻茶话会”汇民智、集民意,畅通群众意见诉求反馈渠道。
沙坡尾社区通过成立网约房自治小组、制定《世茂网约房公约》等措施,破解网约房治理难题。福海社区探索形成“帮邻到家”工作法,打造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新格局,激发老旧城区治理新活力。复制推广巡司顶社区“穿针引线”工作法,抓实下沃社区演武一期等8个“后进小区”综合治理,整合小区(网格)近邻资源,群策群力,以“小网格”聚起“大民生”,推动南华苑、浪琴苑等小区更宜居。针对居民反映民族路部分路面破损、长期无人维护的问题,完成地面修复、杂物清理及围墙粉刷等工作,提升宜居环境。
街道领导在社区开展近邻茶话会。下沃社区供图
以学促干,蓄势赋能推动发展
练好检视问题“实功”。该街道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今年1至9月份,该街道招商引资实绩竞赛排名全区第一。“9.8”投洽会上,引进招商项目12个,投资总额共计34.932亿,其中包括5个区级签约项目。还举办“2023思明购物节·中秋国庆嘉年华暨厦港星光市集”,聚焦夜经济新业态,助力提升厦港老城区夜经济活力,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来厦港打卡。同时,借助金鸡百花电影节契机,签约厦门影视文化产业基金、海峡两岸流行音乐文化中心、天元时空科技3个项目。
据悉,该街道已完成2023年第一批老旧小区项目改造,大力推进轨道3号线南延段厦港段工程,加速推进破狱斗争旧址周边提升改造项目;以海峡成功大厦开工为契机,协助保障项目施工;为红杉系列企业审核、申报2023年度一企一策奖金1.524亿元。着力推进南华赤岭小区治理,总结提炼“赤心向党,岭上花开”党建品牌。鸿山社区外贸新村小区党支部入选全市第二批先进小区党支部、获评2023年厦门市“最美小区”,蜂巢山社区银发先锋工作室获评第一批区级先进银发工作室。
位于厦港街道辖区的厦门海峡成功大厦开工奠基仪式。王世伟摄
下一步,厦港街道将练好整改落实“硬功”,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力度,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确保主题教育取得让居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刘为华 林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