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厦门市翔安区司法局探索实践“伴随式调解”形成“项目枫桥”新机制

2023年11月17日15:28 |
小字号

翔安区是厦门市为跨岛发展而设的新区,各大项目林立。近年来,在服务重点项目过程中,该区司法局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践“伴随式调解”服务重点项目,形成了在福建省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项目枫桥”新机制。据了解,近3年来该局先后成功调处涉重点项目建设纠纷近千件,涉案金额近7亿元,有力推动了重点项目提速加力。

“伴随调解”保障重点项目。该局立足翔安重点项目多、矛盾纠纷易发等区域特点,调解伴随项目走,“重点项目部署在哪里,调解专班跟进到哪里;疑难纠纷在哪里,攻坚小组服务到哪里”,实施全流程服务保障。通过整合全区调解能手、征拆法律顾问、普法骨干等人才资源,全面调动村(居)调委会、镇(街)调委会、区调解中心等三级调解网络力量,对重点建设项目组建“一对一”调解服务专班。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建重点项目应急保障、劳务纠纷、损害赔偿纠纷、房屋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5个专项攻坚小组,实现扁平化调度啃“硬骨头”。以征迁项目为例,践行“征拆未动,摸排先行”“砖土未动,普法已行”的服务保障理念,主动对接镇(街)、项目指挥部,提前了解征拆调解需求,研究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并集聚全区各级调解组织、法律骨干等工作力量,为全区重大征迁项目建设保架护航。2020年至今,全区先后成立东部体育会展中心刘五店、桂园整村拆迁,翔安机场阳塘社区整村征拆等10余个重点项目“一对一”调解服务专班,累计成功调处涉征拆重大纠纷174件,涉案金额超5.76亿元。

“双轮驱动”优化营商环境。始终坚持一手抓队伍动能激发,一手抓普法宣传先行,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该局牵头修订了《翔安区人民调解员队伍管理暂行办法》,采取“基本服务费+绩效奖励”的方式,科学合理设定年度调解任务基数,在此基础上奖多罚少。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管用的考核、补贴、奖惩等制度机制,有效激发了调解员队伍内生动能,极大调动了调解员主动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主动性、积极性。2022年11月,该办法被福建省司法厅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中转发学习。

坚持“依法调解、普法同行”,积极发动镇(街)调委会、村(居)调委会等基层调解组织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利用征拆社区抽取商谈流水号、各类主题宣传活动等契机,组织社区法律顾问现场开展征收补偿、安置政策解读等“点对点、面对面”法治宣传活动。针对近年来金融诈骗案件多发,待拆迁安置群众为重点目标群体的趋势,区司法局联合区法院、财政局共同开展“捂好你的钱袋子”征地拆迁专项普法活动,走进重点征拆社区,举办宣讲活动,在公交车和电视开机广告等多种渠道上投放防诈骗专项行动宣传广告,累计覆盖10余万群众,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法治氛围。

“联动赋能”提升治理质效。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全局理念,会同区法院、区公安分局等职能部门,统筹调解资源力量,联动化解矛盾纠纷。2022年至今,全区共受理法院诉前调解案件1425件,交通道路事故案件1564件。区法院、交警大队、各镇(街)派出所均设立了人民调解组织,通过建立“综合受理-纠纷调处-跟进履行-司法确认”闭环调处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形成了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整体合力,大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针对土地征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纠纷“痛点”,指导相关行政部门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全区现有各级人民调解组织156个,实现9个镇(街)、128个社区和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19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领域全覆盖。组织全区调解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拉网式”排查。各级调解组织按照政策性问题普遍排查、个案问题专项排查、潜伏性问题深入排查,以及苗头性问题提前排查的分类排查原则,引导更多调解力量向疏导端用力,及早掌握风险隐患,及时消除矛盾纠纷。如,区内某模具有限公司员工曾某猝死案、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吴某工伤死亡赔偿案等一批重大疑难纠纷先后得到有效处置,切实做到“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有效维护了经济社会安定稳定,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王健敏)

(责编:关喜艳、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