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建证”青年力量、彰显青年风貌  中建海峡项目获评福建省南平市级青年文明号

2023年11月17日17:2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近日,福建省南平市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印发《关于命名2023年-2025年市级青年文明号的决定》,其中,中建海峡建瓯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项目部获评2023年-2025年南平市级青年文明号。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建瓯市古城片区,总涉及范围约117.29万平方米,涉及古建筑保护修缮与改善,新建历史文化及商业文化建筑、市政景观等工程。项目完工后,将全面推动建瓯市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不断擦亮“千年建州 理学名城”城市名片。项目部现有管理人员35人,其中党员8人,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27人。

项目人员合影。中建海峡供图

项目人员合影。中建海峡供图

项目部自2022年8月成立以来,始终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有效形式,围绕铸就“五个一流”,实现“建设一方、服务一方”的责任愿景,紧密结合项目工作特点,彰显青年风貌。

“管理一流”。在整个建瓯古城改造中,铁井栏-芝紫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是项目部第一个节点任务。在开工踏勘时,面对街巷狭小,街区建筑结构不同程度受损,木构件腐朽散失等不利条件,项目部立即成立青年古建修缮保护小组,通过古建修缮、新馆匠造、改造保护、空间革新、活化利用“五步走”,在建设过程中巧做“加减法”,以“绣花”工艺“活化”老街区。

“效益一流”。为加快推进项目进度,项目全体人员“晴天抢干、雨天巧干”,协调各方确定施工方案,40天完成铁井栏立面改造、石材铺贴及历史建筑拆改,35天完成紫芝街沿街改造,7天内铺贴石材近250米,圆满完成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9.28”开街任务,得到业主和街区居民的高度肯定与赞许。

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中建海峡供图

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中建海峡供图

“人才一流”。项目部聚焦青年业务提升,以科技创新铸就“一流人才”,成立了中建海峡古建筑修缮创新工作室,不断推进科技与信息化技术在古建修缮项目的应用,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国家级和省级QC成果4项。

同时,工作室结合公司“新员工下班组计划”,开展古建工艺“传帮带”工作,以老带新传承古建技艺,带领青年员工快速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实干型人才。

开展古建工艺“传帮带”工作。中建海峡供图

开展古建工艺“传帮带”工作。中建海峡供图

“文化一流”。项目部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全体党员、青年骨干积极投入产值共建、商务创效、科技创新等工作中,为项目提速聚势赋能;积极开展雷锋月、植树节、助力高考学子、关爱农民工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近20场次,用实际行动践行央责任;同时打造”廉‘理’·筑梦“纪检监督工作品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为建瓯城市发展贡献中建力量,成功获评2022年度“南平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服务一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紧紧围绕行业特色,聚焦工友服务,开展“四送”关怀活动,即送健康、送清凉、送温暖、送服务,累计为60名工友开通银行工资卡,组织200余名工友进行健康检查,送出项目慰问礼包300份,切实为工友办好事、办实事。

在街区危房、旧房拆改过程中,项目部把降低居民生活影响摆在了和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项目部在开工前组建青年调研小组,主动联系街道社区,开展入户调查,听取意见,让居民一同参与到修缮管理中,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居民的生活影响。目前,已累计服务解决住户诉求220余个,主动排查解决用电、防火、结构安全隐患近400个,收到了街区住户的锦旗。

下一步,中建海峡建瓯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项目部将继续发扬“青年文明号”精神,以传承弘扬“千年建州·理学名城”为己任,一如既往地根植文化情怀,在古建修缮中释放匠心建造之光,做文化传承的保护者和接力者。(杨鑫)

(责编:关喜艳、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