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共筑”汇聚近邻合伙人 厦门思明厦港街道蜂巢山社区抓实党建构建治理共同体

近年来,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蜂巢山社区党委以“同心巢”党建品牌为基础,探索形成“蜂巢共筑”党建工作法,融合辖区资源,汇聚近邻伙伴,扎实为民服务,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先后荣获福建省巾帼文明岗、厦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厦门市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
蜂巢山社区党委书记上党课。陈速红摄
聚蜂群,强化组织引领。该社区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街巷党小组”三级架构,将党的组织嵌入网格、街巷等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形成层级清晰、覆盖严密的组织链条,密切党群关系,在组织网络内解决群众问题;同时,吸纳辖区内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成为近邻合伙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辖区小学、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蓝天救援队、城市义工协会的社会资源优势,并联动辖内建筑、投资等非公企业提供专业帮助,密织组织网络,为服务居民提供更多可能。此外,该社区积极发动吸收辖区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参与社区工作,定期发布活动项目,推动党员亮身份,主动带动左邻右舍、辖区居民支持、参与社区建设,让组织“触角”延伸到辖区的每个角落。
蜂巢山社区“近邻茶话会”。陈速红摄
筑蜂巢,细化网格治理。该社区在辖内设立“网格说事点”,由社区网格员、退休党员等组成说事员队伍,通过网格说、线上说、现场说等方式,多渠道收集居民诉求。截至目前,该社区党委通过线下“网格说事”平台、线上“智慧思明”平台,收集问题意见72个,均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聚焦网格内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该社区党委将老旧小区无物业的劣势转化为优势,通过党建引领实施“近邻企业认领网格”机制,党建工作共创、网格服务共办,精准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比如企业通过认领网格解决了凉亭修复、排污管更换等问题。空巢、慢病老人也能享受医护上门健康检查等。此外,该社区立足网格实际、聚焦网格特点、结合居民需求,实现“一网格一特色”。如第四网格党支部以家庭教育为主,打造“小蜜蜂课堂”品牌,结合主题教育,组织青年党员开展以“ 奋进新时代,争做新青年”为主题的理论学习,目前已累计开展52场次,真正推动家校社三方协同共育。
小蜜蜂课堂课堂:七彩夏日行,端午画蒲扇。陈速红摄
酿蜂蜜,优化民生服务。该社区充分发挥近邻合伙人的作用,成立“爱心小蜜蜂”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圆梦“微心愿”活动,困难群众下单、社区统筹派单、单位认领接单,让心愿树繁茂旺盛,共同串起社区治理“同心圆”。目前,已有50余个企业、个人点亮“微心愿”,为340名居民圆梦“微心愿”。“爱心小蜜蜂”项目荣获“思明党员志愿者服务平台十大金牌项目”。同时,该社区设立“银发先锋工作室”,探索“143”银发工作模式,组织银发智囊团开展座谈会,为社区治理注入“银龄智慧”,社区“银发先锋工作室”荣获第一批区级银发先锋工作室。该社区依托思明南路安全馆设立“红色暖蜂驿站”,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歇脚点”,实现各类人群各项服务全覆盖。此外,该社区妇联将“妇女微家”增能升级,打造“蜂彩微家”,微家心相连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情绪疏导、关爱帮扶、婚姻家庭关系调解等服务,目前已为辖内12名妇女儿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蜂巢山社区巾帼红添彩“平安色”。陈速红摄
据了解,厦港街道蜂巢山社区通过“聚蜂、筑巢、酿蜜”,汇聚越来越多的近邻合伙人,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不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林林 郑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