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检察:持续打造“四大护航”特色品牌 助力提升城市能级与竞争力
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立足泉州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等特点,持续打造“四大护航”特色检察品牌,助力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竞争力。“亲清护企”泉州检察模式两次写入最高检全国两会工作报告,“刺桐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团队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先后三次写入最高检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相关工作项目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检察护宝”工作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宣部、市人大常委会来泉调研肯定,最高检刊发推介。“检护乡愁”相关经验做法获评泉州市基层社会治理“十佳创新案例”。
“亲清护企”做大做强
联合政法各部门、市工商联分别出台“12条意见”和“16条意见”,作为政策礼包在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印发,取得良好反响。
沙龙活动。泉州检察供图
全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恶意侵权专项监督,创新研发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监督模型,实现精准监督、有力监督。永春县检察院在“中国香都”设立全市首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强化与公安、法院、行政执法部门等协作配合,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依法规范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依托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服务联盟,为577家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合规体检服务,提出防范对策建议5148条。全省率先将党内职务犯罪预防举措引入非公企业法治教育,泉州(晋江)非公企业法治教育基地被确定为国家检察官学院全国74个教学实践示范基地(2023-2025)之一。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获评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十大举措。
“刺桐”护未持续绽放
“未”爱前行,推动“未检闽e站”两级院全覆盖,设立全市首个乡村工作站,开展法治巡讲、司法救助等系列活动。“刺桐花法治关爱行动”获评福建省第三届新时代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十大最美项目”,3个志愿服务项目分获泉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银、铜奖。
法治宣讲。泉州检察供图
促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督促落实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等制度,发现、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19件,查询3.38万人次,推动不予录用或清退68人。
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心”健康,与泉州市第三医院共建心理援助热线968908,与市中级法院建立涉未成年被害人心理损害赔偿工作协作配合机制,办理全省首例支持未成年被害人追索精神心理治疗康复费案件并获法院判决支持,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服务供给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泉州模式”。
“家”倍守护未成年人成长,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联合市妇联在全市推行“泉家福·刺桐花”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发出500多份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主题微电影《最闪亮的星》在第七届全国检察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中获评微电影类别十佳作品奖和最佳策划奖单项奖,在第七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获微电影类别二等奖、网络人气奖。
“检察护宝”巩固深化
聚焦守护“自然生态这一无价之宝”和“历史文化遗产这一人类瑰宝”,持续推进“检察护宝·守护海丝名城”专项行动,被确定为泉州市优秀改革创新项目。
普法活动现场。泉州检察供图
配合世遗两周年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古厝新声”新试点活动,开展“古厝保护”等小专项行动和世界遗产、相关文物巡回检察。
在德化县杨梅乡安村丁荣角落设立“银杏古树群生态司法保护示范点”,助力守护古树名木。推动惠安、洛江2个基层检察院建立洛阳江两岸“检察护宝”协作配合机制,依托“护卫泉州海岸线生态检察联盟”等工作机制,开展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海域公益保护专项行动,促进洛阳桥周边环境整治。1起案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
通过检察听证、圆桌会议、非遗项目进校园、基地研学等,助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督促保护“灵源万应茶”非遗知识产权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福建省检察机关优秀案例,相关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推介报道。
“检护乡愁”系统升级
主动延伸触角,开展检护乡愁工作,一体推进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和涉台、涉侨检察等工作。
落实省检察院服务保障乡村振兴“16条措施”,开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公益诉讼专项活动,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和特色乡村保护等问题,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44份,助力保留乡村风貌,传承乡土文化。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及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探索涉台检察工作团队、机制、平台建设。
持续开展“检察护侨·助推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专项工作,在全市设立检侨协作联络点48个,聘请检察护侨联络员66人,挂钩联系重点侨企765家,构建“守护乡愁记忆、维护侨胞权益、护航侨企发展”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办理的梧林侨乡文化名村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