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织密“妇”联网 实现治家有“数”

“感谢妇联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现在我不仅能定期探视,还能时常将大女儿接回家。”福建省莆田市的小婷在“愁心事”化解后对基层妇联干部感激地说。
2023年6月,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的小婷与小伟经法院判决离婚,大女儿归小伟抚养。离婚后,小婷上门探视大女儿,多次遭到阻挠。同年7月,小婷拨打妇联12338热线求助,莆田市妇联通过基层治理大数据云平台同步转接基层妇联跟踪办理。接到市妇联交办的案件后,社区妇联主席多次与干部、网格员入户,组织小婷、小伟及其父母“面对面”沟通协调,双方终于解开心结,小伟一家同意配合探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莆田市妇联把“网上妇联”建设作为妇联改革创新的一个突破口,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的覆盖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市妇联把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发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的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治理优势,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7个部门开展“‘妇’联网·治家有‘数’”基层社会治理行动,以网格内“家庭”为主阵地,让妇联组织在最小单元扎根。
莆田市妇联打造的“妇”联网,包括线下、线上两张“网”。线下的“网”在网格,按照“一网格站一妇联专班”模式在全市973个村(社区)成立“妇联专班”,当地妇联主席作为专班负责人,成员由妇联执委、网格长、单元长、网格员组成,将妇联基层组织延伸到社区网格、楼幢中,关注重点家庭、困难妇女、“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形成妇联全域维权工作新格局。
线上的“网”则是在基层治理大数据云平台上构建“妇联+网格+数字”运行模式。网格中的“妇联专班”成员将排查到的家庭纠纷录入平台,推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化解,进而完善反家暴联动机制。同时,平台开展婚姻家庭纠纷分析研判,建立婚姻家庭纠纷台账,专人挂钩、定期研判、联动化解,常态化督导。
据了解,为从源头上预防家庭婚姻纠纷发生,莆田市在村(社区)建立网格“妇联专班”的同时,还拓展建立一个幸福婚姻家庭驿站、一条幸福婚姻家庭连心线、一支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员队伍,织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
近期,莆田市妇联还联合市委政法委、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举办“人人反对家庭暴力 家家守护幸福家庭”主题宣传活动,推进“‘妇’联网·治家有‘数’”基层社会治理行动。(吴军华 黄凌燕 李菁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