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他们为“最美小鸟”栗喉蜂虎在厦门安家

常钦 刘晓宇 刘发为
2024年01月22日23:5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最美小鸟”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在树上栖息

栗喉蜂虎在崖壁上筑巢

视频拍摄于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骑马山栗喉蜂虎繁殖地。刘一鸣、段道清摄

栗喉蜂虎鸟类自然保护区—骑马山。(资料照片)

栗喉蜂虎鸟类自然保护区—骑马山。(资料照片)

栗喉蜂虎。刘一鸣、段道清摄

栗喉蜂虎。刘一鸣、段道清摄

栗喉蜂虎。(资料照片)

栗喉蜂虎。(资料照片)

“栗喉蜂虎是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鸟类之一,2021年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厦门市观鸟协会会长彭志伟介绍,栗喉蜂虎拥有热带鸟类艳丽的羽毛特征,喉部为栗红色,黑色的过眼纹,翅膀和背部皆为绿色,尾翼为蓝色,翅膀内侧为橙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全身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栗喉蜂虎以蜻蜓、蝴蝶、蜜蜂、甲虫等为主要食物,每年4月从东南亚飞来厦门繁衍生息,直到10月才离开。

栗喉蜂虎。刘一鸣、段道清摄

栗喉蜂虎。刘一鸣、段道清摄

记者采访了解到,骑马山是栗喉蜂虎在厦门最主要的繁殖地之一。“眼前看上去很像是泥巴墙的建筑,其实是人工建造的候鸟巢穴。这里也是栗喉蜂虎的‘新家’。”厦门市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蔡立波介绍,栗喉蜂虎喜欢在土崖、沙壁营巢,厦门市启动对保护区的生态提升改造项目,对保护区内骑马山崖面进行修整,将原有的巢穴洞窟进行冲洗回填,并按照鸟类专家意见,按沙土比例8:2材质构筑悬崖状的土墙作为新巢区,在原有基础上将巢区大幅扩容,可容纳更多数量的栗喉蜂虎同时筑巢。

栗喉蜂虎。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栗喉蜂虎。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该片区占地约3公顷,严格实行保护区域全封闭式管理模式,设立护栏围挡,安排专人监管巡护,全面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留原生植被及野生动物群落,确保栗喉蜂虎顺利繁衍。

“从废弃杂乱的山头荒地,到生机盎然的飞鸟乐园,五缘湾栗喉蜂虎保护区在12年多的时间里,交出了一份生态保护成果丰硕的答卷。”蔡立波介绍了一组数据:据统计,自该保护区成立以来,栗喉蜂虎数量稳中有升,2023年栗喉蜂虎骑马山保护区内亲鸟繁殖数量保持在200只以上,在五缘湾湿地公园栗喉蜂虎觅食区,在迁徙前聚集于此的栗喉蜂虎达到3000只以上。

栗喉蜂虎。刘一鸣、段道清摄

栗喉蜂虎。刘一鸣、段道清摄

2011年12月14日,经厦门市政府批准,设立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为厦门市首个设立在厦门岛内中心城区的市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市第二个以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

据介绍,保护区范围包括骑马山四周规划道路内侧和五缘湾道以北、环岛干道以西、五缘湾西北侧支路及湖面西岸以东区域,总面积约40公顷。其中,骑马山片区占地约3公顷,为栗喉蜂虎的繁殖地;五缘湾湿地片区占地约37公顷,为栗喉蜂虎的觅食地。

为更好保护栗喉蜂虎栖息繁衍,2017年12月,厦门市政府颁布《关于划定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骑马山片区外围保护地带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在骑马山片区外,四周道路内侧建立外围保护地带,严禁开设餐饮娱乐、汽车维修、五金加工等可能产生废气、较强烈灯光、较强烈噪声及振动等对保护区环境质量造成较大污染和影响的项目,并对其他违反保护区管理规定的相关行为进行进一步限制。

厦门市强化源头保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系统保护栗喉蜂虎及其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将栗喉蜂虎保护区同步规划为本岛最重要的候鸟过境和越冬地。据统计,调查区内鸟类资源丰富,已记录鸟类有11目35科135种,占厦门市鸟类种数超过50%,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9种。保护区内有植物64科174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11种;被子植物55科163种。

(责编:吴舟、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