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福建省两会
助福建文化品牌走出国门 福建省政协委员陈伟这样“支招”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网福州1月23日电 (记者林盈)“福建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海峡文化与国际文化融合汇聚,为推动中外文明互鉴、文化交流、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优渥土壤。”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侨界青年联合会监事长陈伟多年来致力于探索推动福建优质文化作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福建省政协委员陈伟。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在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召开之际,他就“助力福建地域性文化品牌走出国门”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他表示,在观察调研中发现,当前福建文化产业化程度仍相对偏低,对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市场接纳度不高;借助新技术辅助文化传承和推广不够,数字化产业建设不足,文化传承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
就此,陈伟提出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力量,以地域性品牌赋能工匠精神,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让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走进生活,以“生产性保护”的手段,让“为盈利目的而生产”转变为“为满足老百姓日常文化生活需要而生产”。
以地域性文化品牌赋能文化产业(如仙作、莆作等地域性品牌),让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文化产品真正实现走进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让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同时,他建议打造与国家战略联动、讲好地域品牌故事的文化传播平台——以地方政府为原点,建立产业和外宣的坐标轴;以省、市级优秀文化品牌为抓手,通过海内外华人华侨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等,讲好福建故事;通过覆盖工艺美术、动画、影视、广播等多文化产业渠道,整合海内外媒体优势资源,让优质地域文化品牌亮相于国际视野。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发展数字文化贸易、提升文化贸易数字化水平、鼓励数字文化平台国际化发展。加快制定文化数据安全标准,促进文化数据全面有序开放;整合各类文化机构和文化贸易机构的数字资源,提升文化部门工作者的数字能力,推动文化贸易数字化进程;积极搭建平台,推动文化贸易机构与数字平台的紧密联系,加快推进文化贸易数字化发展,如推动建设福建省数字出版基地、数字文化出口基地、数字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