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厦门湖里法院:支持和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2024年01月23日11:40 |
小字号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湖里法院)深入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以提升政府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为着力点,助推行政纠纷实质化解,促进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助力湖里区打造法治政府建设新高地。

树牢法治理念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依法行政,关键在于法治意识和专业化执法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湖里法院始终致力于通过以庭代训、案例分析、同堂培训等方式,助力行政机关持续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矛盾纠纷的发生,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以庭代训,筑牢法治根基。落实落细福建法院“五位一体”以庭代训常态化新机制,组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前往集中管辖行政案件的兄弟法院观摩典型案例庭审,定期与市委党校开展案例合作教学,通过“沉浸式”庭审观摩+“零距离”互动评议,引导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一步尊法学法守法,巩固依法行政理念。2023年,组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百余人次参与“以庭代训”活动。

组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观摩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庭审并座谈

组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观摩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庭审并座谈。湖里法院供图

深度梳理,践行为民宗旨。坚持问题导向,梳理2022年以来辖区行政诉讼案件276件,剖析行政机关执法过程中行为不当深层原因,在区委常委会上做专题报告,聚焦依法行政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使群众在执法行为中看到风清气正。

共学共识,强化法律指引。持续深化司法行政良性互动,组织辖区行政机关开展同堂培训,选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危房及违建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提示执法风险。制作《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办案指南》,召开行政非诉执行府院联动会议2场,通报案件基本情况,从文书送达规范、行政相对人主体确定、加处罚款起算时间、分期缴纳罚款等方面向行政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行政执法司法理念一致、标准统一,共同推进社会治理。

强化多元联动 筑牢实质解纷防线

法院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最后关口,但绝非唯一途径。湖里法院整合各类资源,协同推进情理法相融合,帮助解“法结”化“心结”,筑牢行政纠纷实质化解防线。

探索涉行政处罚企业合规建设。落实《厦门市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若干规定》,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率先全市开展诉前阶段涉行政处罚企业合规建设。2023年8月,区城管局接到群众投诉,某中学宿舍楼夜间施工噪音扰民,湖里法院依托常态化联动交流机制,主动提前介入,在约谈该项目施工企业及监理单位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加强释法析理,推动问题整改。随后持续跟踪整改情况,并听取周边群众意见,确认该施工企业合规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后,支持区城市管理局作出“首违不罚”决定。此案系厦门市首次由法院联合行政机关于诉前阶段开展涉行政处罚企业合规建设案例。

与城市管理局携手约谈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加强释法说理

与城市管理局携手约谈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加强释法说理。湖里法院供图

推动“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建设。深度融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法院参与”的诉源治理大格局,推动挂牌设立湖里区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囊括司法局、城市管理局等执法主体,整合行政复议、行政审判等纠纷化解资源,健全工作互动、信息共通、争议共调等制度机制,将更多行政争议处置在早、化解在小。

揭牌成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湖里法院供图

揭牌成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湖里法院供图

发挥“法治大脑”作用解执法难题。建立“云端”常态化联动交流机制,参与辖区应急管理局、管委会、城管局、出入境等行政机关疑难复杂执法案件研究解析,详细了解疑难案件执法过程,查阅执法卷宗,就听证程序、证据保存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减少行政争议发生。服务保障区重大项目建设,主动走访发改局、城管局等行政机关,建言献策,助力顺利完成。深入分析并及时通报辖区“两违”非诉行政案件各环节注意事项,推动涉“两违”等城市管理类行政非诉司法审查案件由2020年的162件逐年递减至2023年的13件,诉源治理效果明显。

深化能动司法 疏通依法行政堵点

为推动行政争议少发甚至不发,践行正确司法理念,将执法办案维度向前后延伸,将前端工作做细,后端跟踪做实,问题根源深挖,疏通依法行政堵点。

庭前提醒抓前端。针对2022年区行政机关出庭应诉人率低的问题,于行政诉讼案件开庭前发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通知书,提示未应诉法律后果,2023年,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针对行政诉讼案件化解难的问题,于庭审中增加询问出庭应诉负责人意见环节,要求出庭应诉负责人对相应行政争议提出实质化解意见,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又出声”,促进纠纷实质化解。

判后回访治已病。加强判后回访,督促履行,推动案结事了人和。在判决某街道办事处作为被告的案件败诉后,法官前往该街道办事处回访,从查明事实到判决依据,从实体问题到程序问题,详细解读判决、分析败诉原因,促进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主动履行。该街道办事处主动履行了判决内容,行政相对人对街道办事处判后履责情况十分满意。

判后回访行政机关,督促自我纠错、主动履行。忽略法院供图

判后回访行政机关,督促自我纠错、主动履行。湖里法院供图

司法建议开良方。深挖案件背后社会治理问题,对症下药,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发出司法建议26份,其中向湖里区行政机关、国有企业发出司法建议3份,反馈率100%,促进行政机关做好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工作,抓实源头治理。(刘路英)

(责编:陈楚楚、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