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何以中国|泉州:申遗惠民,文旅为民

黄东仪
2024年01月26日10:5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一个孩子兴奋地蹦跳在泉州古城象峰巷内。象峰巷直通泉州古城最繁华的西街,巷内的一众店铺受益于庞大的客流量,生意兴隆。人民网 黄东仪摄

一个孩子兴奋地蹦跳在泉州古城象峰巷内。象峰巷直通泉州古城最繁华的西街,巷内的一众店铺受益于庞大的客流量,生意兴隆。人民网 黄东仪摄

2023年,福建泉州旅游火爆“出圈”。2024年1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泉州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9%。

如此亮眼的“成绩单”是如何写就的?

时间回到3年前。经过20年漫长的努力和等待,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顺利“加冕”,成为中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

成功申遗使泉州旅游热度显著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能级。同程旅游大数据显示,申遗成功当日,泉州旅游关注度环比上涨45%。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数据显示,从7月26日11时开始,以“泉州”作为关键词的搜索量上升了6倍之多。

这是古城千年灿烂历史上的重大机遇和崭新起点。

2023年12月8日晚,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开幕。泉州为打造具有标识性、传播力、影响力的城市IP,发布“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城市品牌,在全市全场景推广使用。人民网 黄东仪摄

2023年12月8日晚,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开幕。泉州为打造具有标识性、传播力、影响力的城市IP,发布“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城市品牌,在全市全场景推广使用。人民网 黄东仪摄

“申遗成功后,泉州以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目标,在对世遗规范化保护管理的同时践行‘申遗惠民’理念,力争把申遗红利转化为切切实实的民生福祉。”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吕秀家说。

吕秀家表示,如何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将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的旅游产品,进而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泉州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要实现文化资源到旅游效益的转化,首先要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方面下功夫,从而为文旅产品开发提供灵感和素材。泉州整合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下属文博单位,成立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现有文博高级职称46人,其中正高17人,居福建省设区市首位。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国家文物局审批考古发掘资质,是福建省设区市唯一一家资质机构。同时,泉州还积极联合社会各界文化人才,建立起一支1000多名的遗产志愿者服务队伍,涵盖专家咨询、义务讲解、义务巡查等多领域。

文化资源“开挖”后,下一环节便是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喜好,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应用途径。泉州注重线上曝光、线下引流,打造“蟳埔女”“宋元中国看泉州”等20多个播放量超亿“爆款”视频,开发出《围头新娘》《人偶情未了》《铁观音》《玉珠串》等一批演艺精品,南音《百鸟归巢》亮相2023年央视春晚,被央视评为年度春晚最具文化价值的节目。

泉州提线木偶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以泉州提线木偶艺术为题材创作而成的舞蹈《人偶情未了》。人民网 黄东仪摄

泉州提线木偶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以泉州提线木偶艺术为题材创作而成的舞蹈《人偶情未了》。人民网 黄东仪摄

同时,泉州实施非遗“进”古城专项行动,在府文庙广场、金鱼巷等古城街区常态化开展“沉浸式”非遗展演并举办元宵灯会、非遗购物节、海丝泉州·共享非遗嗨一夏非遗体验、泉州世界遗产日等活动,让游客能“见物见人见生活”,对古城魅力有更直观和鲜活的感受。

除清净寺象征性收取3元门票外,泉州大小景点一律免门票。人民网 黄东仪摄

除清净寺象征性收取3元门票外,泉州大小景点一律免门票。人民网 黄东仪摄

泉州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的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和赞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在微博上点赞泉州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的优秀做法。泉州被接连评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影响力城市、中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中国十大旅游美食之城、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活动获评“2023年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创始会员……

城市“火”了,游客来了,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增益显而易见。举例来说,在“簪花围”热门起来以前,蟳埔村做这个生意的店铺只有五六家,到如今已增至数百家。

泉州府文庙附近,一名店主正为过路游客梳理头发以佩戴“簪花围”。人民网 黄东仪摄

泉州府文庙附近,一名店主正为过路游客梳理头发以佩戴“簪花围”。人民网 黄东仪摄

泉州蟳埔村女性头戴簪花围的习俗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年春节将至,头戴“簪花围”的女性在泉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图为三位游客在泉州开元寺内的镇国塔下拍照打卡。人民网 黄东仪摄

泉州蟳埔村女性头戴簪花围的习俗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年春节将至,头戴“簪花围”的女性在泉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图为三位游客在泉州开元寺内的镇国塔下拍照打卡。人民网 黄东仪摄

此外,泉州在严格履行《世界遗产公约》、遵守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落实遗产区划分级管控等前提下,按程序系统提升遗产点周边环境,实施古城街巷综合整治、改善提升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当地居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对城市的变化,市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从而更加自发地保护文化遗产,更热情地接待外地游客。而本地居民的幸福感,又会潜移默化地感染游客,成为城市吸引力的又一重要来源。

良性循环由此构建,证明文化遗产不仅关乎过去,还关乎现在与未来。“我们希望让遗产成为全社会的重要情感纽带。”吕秀家说。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