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泉州|蟳埔女民俗文化传播使者黄丽泳:头上有花,日子就不会太苦
去年喜提热搜的簪花头饰,宋元时代就已经在泉州流行。投身蟳埔女民俗文化推广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代代相传的古老民俗受到如此关注,黄丽泳笑了,也哭了。
2024年1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指导,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局、福建省委网信办、福建省文物局以及人民网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在泉州举行。丰泽区蟳埔女民俗文化传播使者黄丽泳现场分享了她的蟳埔女民俗文化推广经历。
丰泽区蟳埔女民俗文化传播使者黄丽泳现场讲述。泉州广播电视台供图
蟳埔女“簪花围”据说源自宋元时期的骨针安发,被称为“头顶上的花园”。黄丽泳介绍说,蟳埔女从小就非常爱惜自己的头发,留长发到十一二岁,家里女性长辈就会帮她们梳起长长的头发盘于脑后,插上骨髻、鱼梳、发簪,戴上一圈圈的鲜花、小花和边花,一个完整的簪花围就完成了。
这样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民俗文化,在过去一直默默无闻。蟳埔人不服输的精神,激起了黄丽泳为家乡文化宣传推广的决心。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蟳埔、知道蟳埔女精神。自此,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漫漫“追梦路”。
那些年,黄丽泳到处寻找村史资料,采访奶奶爷爷了解他们的故事,说服抵触镜头的奶奶、阿姨们做模特、接受拍摄,还要不断学习摄影技术,制作头饰、花材,到处推介、讲课。她还满村搜集渔网、斗笠、海蛎子壳儿等旧物件,一点点搭建展示区,还原以前的蟳埔场景。去年开始,黄丽泳欣喜地发现,村里一家一家的簪花店开业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认可她、加入她,她的梦想终于一点点变成现实。
“再苦再累,只要头上有花,日子就不会太苦。”这是黄丽泳采访蟳埔女故事时,一位老妈妈的话。蟳埔女头上的簪花围,承载着渔家人的情感和记忆,记录着一代代“海的女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黄丽泳说:“这件事,值得我用一生去守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