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泉州|泉州市文旅局局长吕秀家:网红泉州一定会持续长红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这使得福建泉州第一次在世界遗产界实证了中国的海洋文明,也帮助泉州人在更广阔的视野下重新认识了泉州文化的价值。申遗成功,泉州的受关注度大幅提升,“泉州”“海丝”等关键词搜索量在互联网上迎来高潮。
2024年1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指导,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局、福建省委网信办、福建省文物局以及人民网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在泉州举行。活动邀请泉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吕秀家,现场解读世遗泉州的文化价值和城市魅力。
泉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吕秀家现场讲述。泉州广播电视台供图
201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提出,宋元时期铁是泉州出口的重要商品,为增强完整性,申遗点必须要有冶铁。接到任务的吕秀家,带着团队翻遍了泉州府县志和早期考古资料,找到和冶、铁、炉等字相关的地名1100多处。
“第8次到安溪青阳调查时,遇到一个热心的老人,听说我们要找铁,立刻领着我们去找他小时候记忆里的下草埔铁场。”吕秀家回忆说,因为这个宝贵的线索,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挖掘下,他们找到了国内首个科学考古发掘的块炼铁冶铁遗址——青阳冶铁遗址。
泉州申遗之路走了20年。这20年里,无数个像青阳老人这样的普通泉州人,凭着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和爱拼敢赢的闯劲,让泉州在世界舞台上重现了宋元中国刺桐大港的荣光。
为什么是泉州?在吕秀家看来,泉州遗产不是孤立的,是鲜活的。“老百姓生活在遗产里,遗产就在身边。”吕秀家自豪地说,在泉州,随手推开一扇门,穿越的可能是千年历史,随意走进一条街巷,就像在翻阅一本厚重的宋元古籍。见人见物见生活,有血有肉有灵魂,这就是世遗泉州。
申遗的成功,大大激发了本土泉州人对文化的热爱和自发的传承。坐上泉州古城的电动小白公交,无论是公交司机还是乘客,讲起世界遗产都头头是道;22个世遗点所在街道,全部将遗产保护写入村规民约;泉州世遗已有百名观察员、千名志愿者、万名守护人,大家既监督守护又传播创意。
申遗成功后,泉州旅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增速、旅游收入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吕秀家介绍,世遗核心区泉州古城是人气最旺的点,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2023年鲤城区老百姓存款增加61亿元,增比10.2%。
吕秀家坚信:“世遗泉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网红泉州一定会持续长红!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