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持续优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发展添动力

2024年03月11日17:0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简称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紧扣民营小微企业强产能、拓市场、数字化等实际需求,适配“金融+非金融”服务,推进民营金融服务增量降本和扩面增效,为民营小微发展增信心、添动力。截至目前,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1800亿元,今年以来累计为3.9万户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等民营企业提供融资超200亿元。

解码科创的“成长配方”

自动化设备运转,穿着防尘服的工人忙着镜片的精磨、抛光、胶合、检测等……走进福建某光电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最新研发的传感镜头正火热生产中。

“数年的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来说,资金压力较大,关键时刻建行给了我们支持。”回忆起企业的“追光之路”,该公司负责人颇有感触。

据了解,2019年,得知公司急需资金购置研发楼,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主动对接,提供单位购房贷款,并申请调整优惠利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2023年,公司亟需资金扩大研发生产,该行结合其“轻资产”特点,为企业定制科技创业贷款,并提供跨境结算、结售汇等跨境金融服务,解决了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化进程中经营周转与期限错配的融资难题。在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的支持下,该公司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眼下,越来越多的民企瞄准新兴产业、绿色低碳等领域,加快创新布局。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依托集团全牌照优势,强化母子公司协同联动,与福建省科技厅深化战略合作,共推“科技贷”、“科创评价”体系,完善科创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在福州、漳州等科技密度高的区域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打造“创业者港湾”,通过商投一体的“链式服务”,服务超6000家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田野种“信”的“裕农小队”

看到50万元现金到账,福建古田县某食用菌种植场负责人连说“没想到”:“没想到建行还能到田地里服务,没想到菇农不用抵押也能贷款,没想到点点手机就把购买菌棒资金问题解决了。”

古田县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之称,全县约有70%的农民收入来自食用菌产业。“扩大规模,菇棚、培土、请工都需要资金,贷款又不知道找谁。”在“万企兴万村”主题调研活动中,建设银行宁德分行了解到当地菌农抵押担保难、信息不对称、季节性需求等融资问题。

建设银行宁德分行现场办公下基层,解决问题在一线,跨条线组建四个“裕农服务队”,以“裕农快贷”为抓手,联动当地农业局、县镇村委,白天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宣传政策、收集材料、办理业务,晚上赶回行里整理资料、补录信息、跟踪回访,短短半年,为近1200户食用菌种植客群提供信用贷款“裕农快贷”融资支持超1.7亿元,从源头上助推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这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创新产品提升农户融资获得感,“滴灌”乡村产业的缩影。在福建,该行还大力推广这样的服务模式在连江鲍鱼、浦城大米等46个特色产业,并开展“党建+金融”双基联动,强化与当地政府、农业龙头企业的内外部协同,为特色涉农产业提供资产与负债、金融与非金融的综合化服务。

街巷加“数”的“破圈套餐”

以民企、个体工商户为主的商贸领域,不仅数量众多、细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于金融服务也有个性化需求。对此,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关注“场景”经营,以收单、订单、缴税、用电、社保等数据增信、量身“定贷”,提供综合结算、智能收单等数字金融服务,依托“港湾微沙龙”“普惠扫街活动”等提供政策辅导、信息服务和培训支持,支持企业竞逐“新赛道”。

福州某生鲜连锁门店便是其中受益者。该门店主营绿色有机生鲜食品销售,急需线上渠道和平台推广。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信贷融资+结算收单+会员增值”等综合服务,将新金融触角延伸到连锁门店、企业员工,渗透到供应链和商户会员体系,赋能企业数字转型,包括为旗下连锁门店提供“建行生活+数字人民币”引流,适配“满立减、会员券、代金券”造节福利;并为企业上下游供应商提供信贷融资、收单支付等服务,助企稳链固链。

从推进“银企融资对接”及“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场景落地,到依托建行线上交单、简化单据审核白名单等特色便利化服务,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再到探索衍生交易创新模式,包括与石狮商务局联合创建“公共保证金池”模式等,降低外贸企业的汇率避险成本,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依托国家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赋能,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外汇服务提质行动”,助力外贸企业便利化、高质量、高水平“走出去”。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