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史、资政、育人” 厦门同安年鉴编纂工作再获全国殊荣

人民网厦门3月26日电 继《同安年鉴(2022)》获评全国特等年鉴后,厦门市同安区年鉴编纂工作再次取得全国殊荣。
近日,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公布第八批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名单,共有省级2部、市级15部、县(区)级25部入选。其中,《同安年鉴(2023)》上榜,成为厦门市首部入选中国精品年鉴的区级年鉴,也是此次福建省入选的2部县(区)级年鉴之一。
本次入选的《同安年鉴(2023)》为《同安年鉴》第九卷,在篇目设计中,年鉴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突出同安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工作、同安新城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千年银城的历史文化底蕴等。同时,记载了同安区率先全国开展农业碳汇交易,打造预制菜产业、影视文化产业等新的产业增长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面开展城中村治理等内容。
在专题图片设置上,该年鉴突出地域性特点,设置了“新城新貌”“环东浪漫线”“新兴产业培育”“传统文化传承”“苏颂国际文化节暨朱子国际文化节”“生态文明区建设”六组专题,共计65张图片,呈现了同安区依山傍海的优美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朝气蓬勃的产业发展特色。
探讨年鉴编纂工作。同安区委党史方志室供图
据悉,创刊于2015年的《同安年鉴》,是由同安区委区政府主办,同安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纂的年度资料性文献,“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其中,2017年发布的《同安区贯彻落实厦门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实施综合年鉴精品工程的地方志工作重点后,同安区对标全国精品年鉴开展综合年鉴编纂工作,近年来在框架设计、内容选录、行文规范、图片编排等方面精心打磨,编纂质量稳步提升,还为此先后取得一系列荣誉——除《同安年鉴(2023)》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并成功入选外,此前《同安年鉴(2021)》获得福建省年鉴质量评比特等奖,《同安年鉴(2022)》获评福建省精品年鉴和全国第九届地方志成果(年鉴类)特等年鉴。
“入选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是国内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的最高荣誉。”同安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存史、资政、育人”是年鉴志书编纂的重要意义,研究室将同安区每一年的重要信息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梳理后汇编成书,不仅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还为大众了解同安提供了一个窗口。(余乃鎏 余雪燕 郑素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