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这个“海上矿山”为啥能实现随时“取矿”

人民网记者 林盈
2024年06月17日14:5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建功新福建,八闽大地在行动。近日,由福建省委网信办指导,人民网福建频道发起“福建‘封面’系列融媒体调研行”活动,聚焦新福建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挖掘福建各地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奋斗故事。6月11日至14日,活动首站走进莆田市,围绕当地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开展调研。

汽笛声嘹亮,卸船机高耸。海上40万吨级“庞然大物”缓缓靠泊,所载铁矿石被卸下、转运,去往下一个目的地……这是福建省莆田市罗屿港的忙碌日常,也是福建省内少有的“重量级”风景线。

为什么说“少有”?

原来,这是福建首个可靠泊满载40万吨铁矿石船的港口。

一艘40万吨级大船靠泊罗屿港。北岸经济开发区供图

一艘40万吨级大船靠泊罗屿港。北岸经济开发区供图

40万吨级大船有多大?

以今年福建港口靠泊的第一艘40万吨级大船“远谊海”号为例,船长362米,比三个足球场还长,满载排水量达45万吨,满载可装满6500个火车皮。

位于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的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靠什么“接得住”这样体量的巨轮?

扼守湄洲湾最深点,这里水深陆阔、风小潮大、不冻不淤,拥有“钻石级”港口资源,是“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

值得一提的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距离台中港仅72海里,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口岸之一,也是大陆最大对台铁矿石中转码头。

罗屿港配套建设有福建省面积最大的露天保税堆场。北岸经济开发区供图

罗屿港配套建设有福建省面积最大的露天保税堆场。北岸经济开发区供图

港口配套建设有福建省面积最大的露天保税堆场。数据显示,2023年,罗屿作业区对台湾地区铁矿石中转量达360万吨,连续5年居大陆第一,为东南地区原材料供应开辟了全新物流通道。

“这里相当于一个当天可达、‘随用随取’的海上矿山。”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队长姚瑶介绍,莆田口岸已开通直航台湾台中港和高雄港2条航线,常态化实现货轮“朝发夕至”。

随着大港口、大物流、大交通的基础设施不断提质升级,海铁联运“无缝衔接”,东吴港区已成为服务东南沿海,辐射内陆“两湖一江”,连接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地区的重要中转枢纽大港、能源资源中转平台。

今天的莆田正全力打造“亿吨大港”,跨入“大船时代”,向“港”通天下、“矿”达四海的未来不断迈进。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