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安全发展行”深入莆田企业:创新管理机制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人民网莆田6月24日电 (谢星宇)2024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近日,由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的“八闽安全发展行”记者采访团深入莆田各家企业,实地探访这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上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海油福建LNG站线项目是中国内地第一个由国内企业自主引进、建设、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承担着福建省70%以上天然气供应任务。作为一家危险化学品企业,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投用福建省首批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系统、首个专门针对大型油气存储基地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及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等。
针对液化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监管,除每日专人现场巡检外,还启用了无人机,372公里的管线实现一周巡检全覆盖,可从高空监控第三方施工情况,并对沿途地形地貌进行智能识别评估,提升管道安全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同样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秉持着“静电线就是生命线”的宗旨,通过设立每月10号为“静电防范日”等方式,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生产活动中。在生产车间,设置人体静电导除仪、容器静电夹、车间加湿等一系列除静电关卡,将安全隐患排除在一线。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门口设置人体静电导除仪。人民网 谢星宇摄
“每一个风险,必须在事前认知;每一个细节,必须按规范操作;每一位员工,必须会应急处置。”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荔芳表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是企业底线不能触碰。
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有限公司在作业区设立安全警示牌。人民网 谢星宇摄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管理就是生命线的重要保障。在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有限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难点和薄弱环节。该公司通过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管理方式,对承包商人员从进厂、安全培训、意外伤害保险到劳动合同签订、劳动保护及安全协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
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以“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推动安全管理创新。人民网 谢星宇摄
借助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推动安全管理创新,是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的“法宝”。该公司创新运用“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DST)”,在进行危险作业前,作业人员登陆平台发起申请,审批人员通过手机终端完成流程审批,平台实时记录各环节确认人及签批时间,有效避免了代签、漏签、补签等行为。
无纸化、信息化、智能化不仅规范了高风险作业审批程序,还提升了员工安全参与度。通过平台上员工的基本信息、安全知识和授权、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提报、安全建议和安全激励等功能板块,对员工进行评分,根据不同分数段,赋予每位员工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标识的“安全码”,鼓励员工更主动地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安全生产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承载着对每一个员工生命安全的保障。通过深入探访,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以及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精准施策,以实际行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