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小陶镇八一片区党委书记许光园:“跨村联建”,蹚出村美民富新路子
“古民居”修缮一新、特色种植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夏日的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小陶镇八一片区,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致,还有火热的乡村生活。
“这些年来,八一片区的变化,离不开她的努力,她是我们的致富带头人、领路人。”村民们总是这样念叨。
让村民们常挂嘴边的“她”,是小陶镇八一片区党委书记,五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光园。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美丽乡村领头人等称号。
盘活思路,撑起乡村“半边天”
“立足本职,做好每一件事,让村民得实惠。”这是许光园一直以来恪守的党员初心。
2000年,许光园当选为五一村妇代会主任。刚上任时,由于村里“没钱”,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破局?2002年10月,村集体的40亩柑橘园承包期限将至,需要重新发包经营,这让她看到了发展机遇。
在与村妇代会骨干充分商量后,许光园带领全村181名妇女一同入股承包这片柑橘园,开始经营起她们的“第一份产业”。经过几年精心打理,柑橘树结出累累硕果,为妇女们带来“第一桶金”。这也让许光园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2009年,许光园成为五一村第一位女支书。
村庄发生的改变,离不开“半边天”力量。许光园带领全村妇女创办竹制品厂、建设生态养鸡场、引进服装加工厂,实现妇女就业及妇代会收入“双提升”。在许光园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了村“两委”选举,撑起了村里发展的“半边天”。
看准政策,勇担村美民富“带头人”
刚担任五一村党支部书记的许光园在村里开展工作时举步维艰。彼时的五一村,路是泥泞不堪的土路,桥是简易狭窄的小桥,房是破旧老化的危房,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
2010年,五一村遭遇洪灾,原本老旧的宅院成了一幢幢危房。许光园和村干部走村串户,反复分析。很快,她看准上级出台的土地整治政策符合村里的实际,联系上级规划部门进行统一规划,积极回应村民们“修旧宅、建新村”的心声。
在旧村旧宅整治过程中,许光园牢牢把好“公开、公平、公正”这杆“秤”。2011年年底,五一村61栋旧宅全部顺利拆除,164户村民在甲头、下黄坊两个拆迁安置点盖起了新房。
村民“居者有其屋”,但村民的钱袋子怎么鼓起来?许光园抓住“三权分置”改革机遇,在全市率先推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福田贷”试点,流转土地种植圣女果、葡萄、黄椒等农特产品,带动村财年增收10万余元。积极探索“党建+科特派+合作社”发展机制,全村形成“无闲田、无闲人、无闲房、无闲钱”的局面。如今,五一村村民人均年收入3.4万元,村财收入达50余万元。
村民有钱了,农村环境整治又成为许光园的“心事”,她积极探索延伸“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推行“三包、三带、三晒、三促”为主要内容的“四三”工作法,推出积分制、红黑榜、多长合一等举措,有力破解户厕改革、人居环境常态化保持等基层治理难题,实现了村民“自治”。五一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凝聚合力,成为跨村联建“探索者”
一枝独秀不是春。面对周边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使强村带弱村、先进村带后进村,2018年,以五一村、八一村为中心村,带动周边连片7个村的八一片区党委应运而生。得到村民认可的许光园被推选为八一片区党委书记,开始探索实施“跨村联建”发展新路径。
“跨村联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薄弱村和后进村发展起来,不仅得全员动起来,还要变‘输血’为‘造血’。”许光园说。
为了调动全员参与“跨村联建”工作的积极性,许光园在片区推广组织联建、产业联动、环境联治、文明联创、民生联办“五联”机制,形成了人人争做好事、人人争当优秀村(居)民的良好氛围。
在先进带后进的过程中,许光园发现片区内的桐林村产业发展薄弱。她发挥五一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统筹上级及社会资本,投入260万元发展设施农业,带动村财增收25万元。
行走在五一村平整宽阔的路面上,听溪水潺潺,赏文化盛宴,曾经陈旧的五一村早已华丽变身。面对赞誉,许光园总是说:“满足乡亲们的合理心愿,想他们所想,才能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吴军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