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法院:三端发力,从诉前到诉后全流程护企安商
2023年以来,南平市顺昌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顺昌法院)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法律特派员”制度为依托,能动履职,围绕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从诉前到诉后全流程推进司法降本增效,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司法硬举措”打造“宜商暖环境”,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诉前重治理,延伸职能 播撒温暖法治阳光
顺昌法院积极发挥“法律特派员”制度优势,畅通多元联通渠道,把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重点任务,为辖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司法力量。
服务下沉,精准助企排忧解难。常态化深入辖区内企业,通过走访问需、法律讲堂、诉前解纷等形式,着力为企业解难题、化纠纷、办实事。从规范交易行为、合同签署细节、强化证据意识、纷争处理方式等角度,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助推企业合规改革。2023年以来,共走访企业170家,开展调研座谈245次,精准解答法律问题400余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30余个。
线上联通,有效搭建护企桥梁。自南平法院“法·企直通车”启动,顺昌法院“法特派”已指导522家民营企业注册登记。企业在平台提出困惑,由法律特派员线上解答;法律特派员也会依申请走访企业,并针对企业的个性化法律需求开展专题讲座。平台上线以来,“法特派”线上、线下共提出建议、对策64条,进一步提升企业对能动司法工作的认可度,让“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成为服务常态。
多元联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与市政府共同召开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联席会,同辖区司法局、工会、仲裁委等部门从源头预防、裁审衔接、队伍保障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统一裁审观点,形成纠纷解决合力。联合仲裁委开展“巡回裁判+现场普法”活动5场次,现场成功调解7起劳动争议案件。
诉中谋优化,提质增效 释放清新法治氧气
“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如何有效落实这一理念?顺昌法院以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为发力点,给出营商环境“最优解”。
繁简分流,提高案件审判效率。深化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适用,优化快案分拣、推进快审改革,发挥便捷、高效,一次性解纷的制度优势,提升商事纠纷审理效能。2023年,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程序审结案件占民商事案件总数的89.98%。
专项治理,着力推进破整转化。对破产清算案件成立专案组,2023年以来,共审结破产案件8件,有效盘活资产2.423亿元,妥善安置职工680余人。针对有望进入重整程序的企业,引导管理人开展预重整工作,就融资监管相关事宜与政府部门联络协调,着力解决企业破产重整“启动难”“融资难”等痛点。
多方联通,打通破产案件壁垒。破产审判牵涉到职工安置、企业注销、税费减免、资产处置等方方面面问题,为此,顺昌法院会同辖区工会、司法局、人社局,通过构建“定期座谈+重大案件不定期协商”模式,强化破产案件统一协调分解任务,拉单列表,简化手续,进一步打破政策“壁垒”和行政职能交叉瓶颈。保障生产,帮助某实业公司节省用电成本1000余万元;维护稳定,协调由破产管理人让利先行代垫某菇业的工人工资款300余万元。
诉后讲能动,善执惠商 厚植法治富沃土壤
兼顾执行速度、力度和温度,顺昌法院以碳为“媒”,创新执行措施,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独辟蹊径,丰富执行财产外延。全国首次对化工企业未使用的碳排放配额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在被执行人福建某化工有限公司系列执行案件中,引导企业陆续拍卖成交碳排放配额共计5054单位,执行款项97163.7元,让企业无形资产得以变现;全国首执森林碳汇,通过对被执行人林权的碳排放份额的执行,有效缓解现实操作中林权等生态产品拍卖难变现难的问题。
执破直通,推动“僵尸企业”出清。加大执转破工作力度,通过“摸底数”“预审查”“简易审”等方式提高办案效率,对被执行人为企业的执行案件摸排、筛选进入“执转破”审查库。在3件“执转破”案件中,从立案到终结破产程序,平均仅用时60天。
“活封”“活扣”,坚持善意文明执行。通过“放水养鱼”柔性措施,使查封财产能够物尽其用,给予企业“造血”机会。在福建省某钢琴有限公司系列执行案件中,允许被执行企业继续使用对价值无重大影响的查封财产,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转,更好地帮助执行人实现胜诉权利;分类恢复被执行企业信用,将履行方式细化并与被执行人的信用评价挂钩,鼓励被执行企业主动纠正,促成自动履行。(王东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