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文化传承”专题示范队走进陕西

7月11日-15日,由厦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师生组成的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文化传承”专题示范队踏上了“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伟大变革”的陕西之行,前往延安革命旧址与纪念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交大西迁博物馆等地。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原主任郝凤年为实践队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延安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的精彩讲座。他从“读懂延安圣地特别重要的地位”“读懂延安时期特殊的伟大作用”“读懂延安精神特有的永恒价值”三个部分展开,同时鼓励实践队师生们用脚步丈量延安的厚重历史、用眼睛亲见延安窑洞留下的革命岁月、用心灵体悟宝贵的延安精神。在座师生备受鼓舞,立志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实践队师生认真聆听专题讲座。
讲座结束,实践队先后前往宝塔山、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等革命旧址,以及延安革命纪念馆与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实践队师生纷纷表示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实践队师生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实践队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近距离观看文物展品,领略中华文化穿越千年的勃勃生机与守望传承。透过文物聆听其背后的精彩故事,大家更能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观展后,各位成员纷纷表示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队师生仔细端详文物。
从溯源南洋到交大西迁,从西迁精神到“四个面向”,实践队回顾了西安交通大学120余年的历史足迹,深切体悟到该校筚路蓝缕、西迁创业的艰苦历程,感叹于扎根西北、建功立业的成就,更深刻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们浓厚的家国情怀。
随后,实践队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开展座谈交流,围绕“如何用好红色育人资源,讲好西迁感人事迹,纵深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在友好交流互动中达成共识,纷纷认同思政课教师要遵循“共历、共学、共情、共鸣、共识、共行”的立德树人逻辑,让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
实践队师生认真聆听西迁精神讲解。
7月15日中午,实践队结合陕西站的实践经历开展感想交流会。各位师生围绕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文化自信的构建、现代科学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伟大精神激励当代青年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三个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经过充分讨论,实践队师生一致认为此次社会实践是给同学们开设的一门“大思政课”。实践队师生表示,青年一代要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与内涵,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文化传承”专题实践队为期10天、跨越4座城市的实践研学活动顺利收官。师生们立志将继续发扬以“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西迁精神”等为代表的宝贵精神财富,赓续红色血脉,共担时代使命,在守正创新中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超越时代的永恒魅力,在多元一体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奋发有为、担当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文/蓝心雨 苏泽锋 秦佳玉 蔡玉洁 项凌 欧阳申奥 刘进旭 图/倪子涵 周静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