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头顶“移动花园”开出“共富花”  福建泉州蟳埔村文旅收入90%由女性创造

2024年08月16日09:32 | 来源:中国妇女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头顶“移动花园”开出“共富花”

  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她们特殊的打扮蕴含着福建浓厚的海洋文化。自去年起,“蟳埔·簪花”火爆出圈,蟳埔村的街道巷陌攒动着前来体验打卡“簪花围”的各地游客。

  眼下,千年渔村蟳埔村已形成了“三个90%”,即文旅从业人口90%是女性、服务对象90%是女性、文旅收入90%是女性创造的生动局面。

  

  蟳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湾晋江入海口,蟳埔女簪发戴花的古老民俗被称为“簪花围”。2008年,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自去年起,原本安静的小渔村随着网络上“簪花围”的出圈而热闹起来,带火了当地文旅产业。

  近年来,在福建省妇联指导下,泉州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关于促进女性创业就业的部署要求,把助力打造国家级非遗蟳埔女“簪花围”文化特色产业作为妇联组织服务中心发展、服务妇女群众的有力抓手,探索推动妇女创业就业与文旅产业发展、与非遗文化传承、与美好生活向往“三个深度融合”的妇女发展新路径,积极带动当地妇女学习簪花技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眼下,千年渔村蟳埔村形成了“三个90%”,即文旅从业人口90%是女性、服务对象90%是女性、文旅收入90%是女性创造的生动局面。去年,蟳埔村节假日日均游客人数超5万,全年旅游总收入超6亿元,村民银行存款增加2.43亿,村民人均收入翻倍。

  “妇女帮帮团+”产业模式,开展簪花技艺培训和大赛

  蟳埔女的头饰,不仅是游客头顶上“移动的花园”,更是当地勤劳妇女手中充满力量的“共富花”。

  “漂亮的女孩都来蟳埔了,簪花的老手艺成了创业的金钥匙!”王秀娟(化名)曾是蟳埔社区的低保户,如今她的生活在繁忙中悄然改变。在妇联组织带动下,她乘着蟳埔村“爆红”这股热潮,联合留守在村里挖海蛎的亲戚妯娌学习簪花技艺,开起了家族簪花围店,旺季时每天接待游客上百人,店铺日均收入破万元,带领全家走出贫困。

  王秀娟并非个例。泉州市妇联抓住蟳埔女“簪花围”热潮火爆全国的有利契机,对接人社、商务等部门,聚焦“簪花围”出圈后产业链发展缺人手、缺技术的“痛点”“堵点”,开展“簪花”、化妆、摄影、直播等培训,把技能送到人、把岗位送到户。

  仅去年,泉州市丰泽区以“妇女帮帮团+”产业模式,开展簪花技艺、化妆摄影等创业技能培训50多场次,培训妇女2000多人次,参与蟳埔文创产品展示走秀、蟳埔簪花大赛等活动56场次,把妇女有效凝聚在产业链上,打通蟳埔妇女创业就业“最后一公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聚焦蟳埔妇女创业融资需求,泉州市妇联联合省农信联社泉州办事处出台金融政策礼包,推出“巧妇贷”“鲤福贷”等专属服务。去年泉州市单列15亿元专项信贷资金,利率下调30个基点的优惠,累计提供创业贷款30多亿元,新增巾帼示范基地、巾帼文旅项目授信1个亿,让女性创业更有“底气”。

  此外,福建省妇联推动将“保护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权益”内容写入新出台的《福建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泉州市妇联成立蟳埔女调解中心,联动公检法等部门持续推进蟳埔女调解员公益维权关爱服务,去年蟳埔村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矛盾、渔业纠纷等30余起,为50余名妇女和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家教指导等精准服务。

  推动“网红”变“长红”,传播文化和家风

  将长发盘在脑后,插上骨髻、鱼梳、发簪,戴上一圈圈鲜花、小花和边花,就形成色彩斑斓、造型别致的“簪花围”。

  “从小家里的长辈们告诉我,再苦再累,只要头上有花,日子就不会太苦。簪花围承载的是千年渔村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和力量。”泉州蟳埔女文化传播大使、丰泽区三八红旗手黄丽泳是地地道道的蟳埔村人,从小耳濡目染学习簪花,在她看来,这一代人有责任传承和推广这项文化遗产。目前由她创作开发的晴天姐姐蟳埔女文创系列产品正在筹备中,她希望用文创产品继续讲述蟳埔文化故事。

  为推动“网红”变“长红”,泉州市妇联在第十六届海峡妇女论坛、“数字福建”峰会等大型活动现场举办两岸妇女簪花体验、女企业家簪花联谊等活动,助推亮相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32场重要活动,参与举办驻华外交官走进蟳埔等37场推介活动,带动更多蟳埔妇女传播非遗声音和文化。

  为了把产业和文化有效结合起来,泉州市妇联整合蟳埔簪花围民俗文化协会等多方力量,为蟳埔妇女就业服务注入优质的资源、多元的支持和坚定的信心。仅蟳埔这个三面环海的小渔村,一年内,“簪花围”“摄影”“文创”商家猛增至200余家,泉州银行蟳埔网点2023年增加存款2亿元。

  把传统和规范有效衔接起来,泉州市妇联联动文旅、商务等部门积极指导蟳埔簪花围民俗文化协会发布全国首个非遗团体标准《蟳埔女习俗“簪花围”服务规范》,推动制定“簪花围”行业规范经营、蟳埔“大裾衫、阔脚裤”民俗推广等13条邻里守则,搭建社区“娘家人”议事会、参事会等平台,带动妇女注册蟳埔、簪花围商标、版权,形成内部自律机制和可复制可推广“样板”,以标准化引领和支撑“簪花围”文旅巾帼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妇女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女性力量。

  同时,泉州市妇联把家风和文化有效弘扬开来,立足蟳蜅女这一“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中华优良传统特色,开展“弘扬蟳蜅女精神 簪花围下画家风”主题活动,开设“蟳埔故事讲堂”,举办“蟳埔家风”故事会,努力让国家级非遗“蟳埔女”文化既传统又时尚,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用产业扶贫和振兴乡村。

  组建“娘家”队伍,讲好“蟳埔女”故事

  蟳埔媳妇蒋玲玲来自湖北,她与女儿黄馨怡以蟳埔女的形象陆续出现在《非常6+1》《向幸福出发》《一路书香》等央视、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各大媒体表演节目上。同时,蒋玲玲更作为“讲丰泽”宣讲团成员,向全国人民讲述蟳埔女文化、海丝文化,致力提升对外招商引资和旅游文化推介的一张重要名片。

  不仅要“会讲故事”,更要“讲好故事”。泉州市妇联携手丰泽区妇联抢抓“簪花围”“蚵壳厝”等世遗文化“爆红”契机,成立蟳埔民俗文化保护区妇女小组,吸纳街道社区妇联执委、簪花店长、网格员等优秀妇女为组员,组建簪花巾帼志愿队、蟳埔女子民兵队、民俗技艺巧匠队“娘家”队伍,主动为游客开展“护蚵宣簪”义务讲解、“花海蟳你”文明引导,讲好世遗故事,带动更多妇女和家庭创造美好生活。

  为挖掘培育一批在保护传承蟳埔文化、打造文创产品等方面贡献突出的优秀女性及家庭,丰泽区妇联牵头评选首批10名簪花技艺能手、10家最美簪花体验店,依托妇联系统新媒体矩阵讲好她们的奋斗故事,引领带动更多妇女投身文旅产业、助力非遗技艺焕发时代新姿。

  “下一步,市妇联将立足文旅大市和世遗之城,持续为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在做优做精文化产业和特色旅游项目中建功立业。”泉州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说。(记者 吴军华 李菁雯)

(责编:陈楚楚、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