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 南平市烟草专卖局创建“蒲公英+数字讲堂”普法新模式

福建省“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自2021年成立以后,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目前,联盟从最初7名志愿者发展到13.6万余名,培育志愿者队伍4327支,开展服务活动3.65万余场次,服务对象超过5000万人次。“蒲公英”法治品牌成为法治福建的重要力量和靓丽名片。
为持续深化“蒲公英”法治品牌建设,进一步推动福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福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福建省司法厅开展了“蒲公英”普法创新案例评选活动,20个“蒲公英”普法创新案例脱颖而出。人民网福建频道对此进行系列报道。
步入南平市烟草专卖局设立的“1+N”数字化普法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员工及卷烟零售户均可互动“交流”的触摸式查询一体机、普法机器人。据了解,这里的“蒲公英法律驿站”,提供找法学法、法律咨询、法治热点追踪等掌上法律服务,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
这是南平烟草创建“蒲公英+数字讲堂”普法新模式的缩影之一。2023年以来,南平市烟草专卖局遵循现代传播规律,充分运用新载体、新技术、新媒体开展“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逐步构建起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普法志愿服务体系。
开展守“未”成长普法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高磊摄
培优新时代智慧普法志愿服务队伍
南平市烟草专卖局推动普法志愿服务责任主体从法制员“单打独斗”向“握指成拳”转变,积极动员法治员、专管员、客户经理、烟技员等217人加入“蒲公英普法联盟”。
此外,举办短视频技能培训班,培养全员运用“万彩”“来画”“觅知网”等软件独立制作短视频的技能,采购无人机、全画幅微单、云台、夹领麦、补光灯等设备,打造一支专业化、数字化、规范化的“蓝马甲”普法志愿服务队伍,分主题创作普法微视频、微课、微电影等个性化普法产品37部。
实行普法志愿服务内容“清单式”
新办证卷烟零售户在普法基地学习。陈怿昕摄
南平市烟草专卖局推动“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方式从“大漫灌”向“精聚焦”转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行业网站、微信群、公众号等相关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提高普法供给的精准性。
面向卷烟零售户、烟农、消费者、行业员工等重点群体,南平市烟草专卖局针对性制作了《与“民”相伴一生“典”亮美好生活》《烟叶种植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烟草行业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招标采购法律法规清单》《南平烟草涉诉案例集》等普法电子清单,进一步提升“蒲公英”普法服务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筑牢“互联网+”普法志愿服务阵地
南平市烟草专卖局推动“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阵地从“有形呈现”向“有效覆盖”转变,着力提升行业网站、公众号、微信群、政务APP等新媒体普法阵地质量。
该局在“南烟资讯”公众号开辟普法专栏,发布专题推送18期;在员工、零售户、烟农等微信群中经常性发布相关的新法速递和典型案例;在企业微信开通法律咨询专栏,邀请法律顾问与志愿者为全市员工免费答疑,打造法律服务“直通车”。
同时,依托党建云平台开辟“法律云书馆”,收集法律类图书近100本供行业内外在线阅读。依托行业考试系统,组织了关于宪法、网络安全和烟草广告等全员法律知识网上测试。
烟农参加全国烟草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网络竞赛。陈怿昕摄
南平市烟草专卖局还组织、参与了民法典、宪法、党内法规等网络知识竞赛,尤其是2023年6月参与国家烟草专卖局与司法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烟草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月活动,行业内员工100%参与答题,行业外消费者、零售户、烟农等参与答题7万余人次,进一步扩大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普及率和社会影响。
打造“1+N”普法志愿服务基地
为推动“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文化从“软实力”向“硬支撑”转变,南平市烟草专卖局运用互动触摸系统等科技手段,以“1+N”的方案即一套多媒体展屏+N套主题,在武夷山、松溪等地试点建设互动式、沉浸式的智能化普法志愿服务基地。
截至目前,已服务卷烟零售许可证申请人等相关群体七百余人、新办证户法律普及班三百余人,成为卷烟零售户学法用法的“聚集地”。
架好普法服务“连心桥”,畅通志愿便民“直通车”,下一步,南平市烟草专卖局将进一步加大数字化工具和互联网资源的运用,加快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全媒体传播2.0体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