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心、业通情,福马两地共享“同城生活”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一年来,福建各地市陆续出台系列区域性政策举措,形成融合发展合力,将“规划图”变为“施工图”。眼下,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已形成一批先行先试经验,取得一批首创性对台融合发展成果。日前,记者随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媒体联合采访团实地探访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并推出系列报道。
“第一次来福州,买了好多好吃的回去。”在福州港黄岐客运站,来自台北的谢女士推着满满的行李小车,笑着赞道,“这次来福州特地买了螺蛳粉、小黄鱼,物美价廉,之前在马祖吃到就特别喜欢!”
临近发船,候客区像谢女士这样大包小包等待通关的旅客还有很多。一支近30人的“进香团”尤为扎眼。身着红色义工装,特色传统伴手礼一箱箱装满推车,这支“进香团”成员来自莆田市仙游县,此行是赴马祖参加农历八月廿三的田公元帅诞辰活动。
信俗往来是两岸交流融合的重要形式。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早在2005年,就有马祖同胞经查证寻根,确认仙游龙井田圣府为台湾信德堂探花府田都元帅府的分灵祖庙。此后,两地便多次组织“进香团”互相往来,进香谒拜。
在两岸,观光旅游、信俗往来等已成为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福马“小三通”客运航线已由每日“两进两出”恢复“四进四出”八趟航班。该航线复航以来,已运行2000多航次,超6.5万人次经此往来两岸。今年上半年,航线累计输送旅客突破14000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45%。
不少从福州港黄岐客运站返台的台胞“满载而归”。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我们是多年好朋友了,以前来一趟得五天五夜四处辗转,现在‘小三通’,他一个微信电话过来,我当天就能从马祖来连江见面。”马祖乡亲曹常斌是福马“小三通”的“常客”,二十多年前就来连江经商的他有不少当地好友。如今,“小三通”的便捷让至交好友的相聚变得更为轻松。
不仅是交通,福马“同城生活圈”的便利也正向信息、产业等多领域扩大。
沿着连江蜿蜒的海岸线,能看到一座座5G基站正成为山海之间新的风景线。据了解,连江238公里的海岸线上共有近海5G站点151个,近海50公里5G网络覆盖,实现“沿海体验优、近海信号稳、远海呼得着”。针对马祖列岛(南竿岛、北竿岛、高登岛等)及黄岐—马祖航线,共有9个5G站点可进行网络保障。
连江238公里的海岸线上共有近海5G站点151个,成为山海之间的新风景线。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今年5月,福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粗芦岛为福马产业合作园先行先试区,规划“一区两基地三高地”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中国远洋渔业产业集聚区、中国现代渔业产业化示范区和中国渔业对外开放重要海上门户。
粗芦岛同时也是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核心区。据连江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已形成了首个闽台两地共同磋商、共同制定,涉及海洋产业、电商产业等领域共11个意向合作事项的融合发展清单。
更具体的政策、更具前景的产业叠加优势,让不少企业“嗅”到了发展机遇。福建(连江)两岸数字电商产业园负责人竺先生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电商团队现有台湾跨境电商主播约80人,仅几个月时间,团队月销售额已达到千万元级别。”竺先生介绍说,电商产业园的发展也蒸蒸日上,目前已签约入驻台企25家。
在与台胞台企互动交流的日常工作中,竺先生发现,越来越多台青认可、拥抱大陆市场,愿意来大陆创业就业。同时,福建各地支持力度也很大,降低了“登陆”成本,提高了台青“留下来”的成功率。“第一批‘试水’就业的台青已基本安稳度过过渡期,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台胞台企跨海而来,共享机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