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强党性 重实干重担当 抓基层树品牌 建平台优服务
泉州组织工作在争优争先争效中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事业兴。近年来,泉州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记“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工作,组织工作在争优争先争效中迈出了新步伐、跃上了新台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学思想强党性,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欲事立,须是心立”。泉州突出凝心铸魂,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双百千万”计划,开展“沿着足迹学思想悟伟力”行动,引导党员感悟思想伟力,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忠诚践行者。
新时代新征程开局起步之际,一场触及思想、涤荡灵魂的党内集中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泉州如火如荼开展。
党的二十大代表、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习所主任温文溪带动农民讲师团成员上茶山、下田头,结合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农民群众宣传党委政府好政策、传授制茶技术和茶园管理经验,带动乡亲奔向致富之路。如今,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在机关、校园、军营、社区,处处都能感受到党员干部群众的理论学习热情。党员干部纷纷表示,“通过主题教育,强化了理论武装,解决了一批发展所需、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取得了实效。”
学纪方可知纪,明纪才能守纪。按照党中央和福建省委部署,今年4月起,党纪学习教育高质量启动开局,泉州市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谋划,精心组织实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深学透《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筑牢思想根基,增强纪律意识,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泉州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后,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全市党纪学习教育作出周密部署;市委常委会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结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均按要求举办读书班,广大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7.2万多次;组织2.4万名年轻干部、新任职党员领导干部到“清廉泉州馆”、泉州初心教育学堂等接受纪律教育,组织观看忏悔录、开展案例剖析等活动1.35万次……
“感触尤为深刻,特别是以案促学、以案说纪,用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通过一场场涤荡灵魂的学习,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大家表示,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敢赢的精气神,始终保持奋斗姿态,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重实干重担当,建设“激情燃烧、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干部队伍
“担当就是要对历史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决断”“要敢于攻坚,特别是空间制约、产业短板和急难险重、历史遗留问题等‘硬骨头’”“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奋斗目标”……这是近期一批干部心声。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去年以来,泉州健全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策措施,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形成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生动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能力是干事的基础。为增强会担当的能力素质,泉州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大力实施“晋江经验”传承、思想政治铸魂等干部教育培训“五大工程”,创建东海干部“云课堂”,围绕半导体产业链、新能源发展、科技金融等前沿知识,每月邀请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头部企业负责人为干部线上授课,《学习“晋江经验”(案例式教学)》纳入中央党校主体班次教学课程。开展市县中青年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创新选派干部到厦门跟班学习、到全市三大片区指挥部挂职、赴粤港澳大湾区驻点招商。
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泉州市深入实施选树“担当者”典型引领专项行动,制定出台健全一线考核常态长效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方案,突出在各大指挥部建设、招商引资、防汛抢险等一线“赛马”比拼,选树“担当者”,惩戒“躺平者”,鲜明树牢“实干实效、奖惩分明”导向。去年以来,泉州市委提拔和进一步使用的干部中“担当者”占比达75%。制定出台公务员职级晋升、平时考核、及时奖励等制度,开展“当‘三争’标杆,做担当表率”主题活动,全面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泉州市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注重抓早抓小抓预防,健全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动真碰硬调整一批不在状态、不敢担当、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深化容错纠错工作,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出台关爱激励干部“八条措施”“十条意见”,关怀帮扶有实际困难的基层党员干部,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抓基层树品牌,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泉州突出强基固本,持续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针对城镇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达、产城融合多样化等特点,泉州市委组织部部署开展社区、园区、厂区党建工作“三区联创”活动,构建完善城镇各类组织和群体互联互动机制、破解各领域党建“各自为政”问题,推动城镇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引领产城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基层有效治理。
在社区,深化创建“党建+”邻里中心工作品牌,建成745个“党建+”邻里中心,覆盖1967个村(社区)、园区,着力打造开放、集约、共享的“一刻钟”便民利民惠民生活服务圈。
在园区,着力创建“三服务四融合”党建品牌,依托园区组建24个产业链党委,推动党建工作与园区管理相融合、与政务服务相融合、与群团建设相融合、与创新创业相融合,县域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在厂区,着力创建“深化‘党建入章’、争当‘强企先锋’”党建品牌,培育党建示范点101个,组建“红色车间”“党员技术攻关小组”等392个,党员团队承担技术突破项目3222项。民营企业“党建入章”、支持民营企业自主评定人才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向全国推广。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泉州市实施“兴村善治头雁”培育计划,每年遴选5%的优秀村主干,持续开展异地挂职、导师帮带、现场拉练等,创新村党组织书记向县级组织部门提级述职、评选乡村治理人才等做法,有效提升抓发展、抓治理能力;深化百万村财攻坚行动,持续推行“跨村联带”“跨村联建”,今年来新策划实施统筹发展项目266个,预计增加村财收入超5000万元。开展“党建强引领 乡村能人助振兴”行动,广泛开展“乡村能人回归日”系列活动1346场次,达成意向合作项目640个。
为稳妥应对重大风险、紧急突发事件,泉州市委组织部制发《关于加强“海丝先锋”党员突击队组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抓好党员突击队组建工作,按照“每半年不少于1次专题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应急演练”要求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健全完善“平战结合”党员干部应急动员体系。今年防抗第3号台风“格美”期间,全市2458支党员突击队、7.2万余党员冲锋在防汛救灾最前线。
建平台优服务,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港湾
近日,在清源创新实验室石油化工催化团队实验室里,看到科研人员正在进行高性能分子筛绿色合成新技术及产业化的相关实验,该实验用天然矿物生产分子筛,是分子筛合成领域的一项创新性技术。以该工艺生产的ZSM—5分子筛,降低碳排放量68%左右,目前已应用到清洁汽油生产,年产国VI汽油达2030万吨。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泉州市高层次人才、清源创新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张福蓊表示,得益于泉州人才政策红利,清源创新实验室汇聚400余名各类创新人才,已成功突破瓶颈技术11项,储备前沿技术8项。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泉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福建省委、泉州市委人才工作有关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按照省委点题“加快建设吸引和集聚先进制造业人才平台”要求,树牢“人才首位”理念,构建“1+5+N”人才政策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全力做优“海丝泉州·人才港湾”品牌。据统计,目前全市人才队伍总量240万人,现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449名、高层次人才团队64个。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人才发展指数连续7年保持福建省第一方阵,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推行企业自主评价人才等一批改革举措列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级推广清单和国家发改委推广的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高层次人才自主评价、“涌泉”行动20条、“泉州人才节”连续三年入选泉州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十大举措,《福建泉州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列入中宣部理论局典型案例。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起点上,泉州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将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谱写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篇章,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泉州实践中再立新功。(泉州市委组织部、泉州晚报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