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推进智慧交管 保障路畅行安

快速响应模式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交警的高效服务受到群众认可。
英姿飒爽的女子骑警队。
厦门交警全力打造高素质队伍。
志愿者向小学生宣传文明交通。
女子骑警队整装出发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正不断见证城市的发展变迁。交通,是城市发展奔腾不息的强劲血脉,在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枢纽角色。厦门交警,犹如鹭岛交通的钢铁卫士,始终屹立在道路交通前沿阵地,以无畏之姿为群众的平安出行筑起坚实防线,绘就一幅智慧与奉献交织、安全与畅通共融的平安交通画卷。
从不断推进智慧交管的探索创新,到积极探索交通治理现代化的坚定前行,从深化车驾管便民一流服务品牌创建,到优化服务举措的孜孜以求,从大胆创新执法模式的果敢探索,到持续强化高素质队伍建设的不懈努力……厦门交警以披荆斩棘之魄力、锐意进取之决心,不断开拓前行,为城市交通的顺畅高效、为群众出行的便捷无忧,筑牢交通安全防线,奏响平安出行最强音。
以民为本
创新模式提升服务效能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在厦门,交警部门始终秉持以民为本的理念,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公安交管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近年来,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全力打造便民服务品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改革赋能,在便民惠企方面取得卓越成效,2018年以来高标准落实落地部局、总队“放管服”改革措施共计90项。针对群众反映业务网点少、办事距离远等问题,车管所逐步形成“1+5+N”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力打造“咱厝边的车管所”服务品牌;“一窗通办”“一证通办”“一件事”服务站等更是让办证群众省时省心,打造出公安车管政务服务的厦门样板、厦门品牌、厦门标杆。
去年成立的厦门公安交管民意服务中心构建了交管民意快速响应工作模式,实行“一站式”服务,实行“集约”办理,设立业务支撑、电话回访、审核答复、分析研判等配套台席,前移业务咨询窗口,将大多数原有需转办多日的业务问题,平均答复时间压缩至8分钟以内。如金民西路金昌路口标线施划仅一天完成……一个“快”字让市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厦门交警的服务精神。
在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救治方面,厦门交警深化完善警医联动长效机制,畅通绿色通道,提高伤员救治效率。
而在执法方面,厦门交警也坚持“民声为令”。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交警积极创新执法,如建立飙车炸街扰民交通违法信息研判机制,安装 “声呐雷达” 抓拍设备,整治炸街扰民乱象。
数智赋能
“智慧交管”守护路畅民安
城市交通飞速发展,市民群众对道路的需求,从“有路走”发展到了“路好走”的阶段。厦门交警以“数据赋能+科技创新”为抓手,持续深耕交通警务“智能化、数字化、专业化”建设,向科技要警力,用数据提升战斗力,为厦门这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经常走双狮西路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等红绿灯的时间缩短了,“虽然可能就几十秒,但是畅快了,上班路上的心情也好多了。”据了解,这就是厦门交警“智慧红绿灯”的成果——通过接入前端感知数据和算法赋能,红绿灯可以根据实时的交通流,依托人工智能算法生成更加精细、灵活的信号灯配时方案,有效降低绿灯空放、高峰路口溢流等现象。
智慧红绿灯是厦门交警打造的“智控”品牌,厦门交警还推出“智理”“智图”“智飞”“智眼”等另外7个智慧交管品牌,它们正润物细无声地改变市民群众的生活。其中,“智图”是事故预警分析系统,通过“数据+机制+实战”的智慧分析新模式,形成一张实时算、预警准、可视化的事故高发预警“热力图”。2023年实现全市事故亡人数“7连降”,这张图就立下汗马功劳。今年“五一”假期,厦大、沙坡尾片区的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警情量相较于春节假期下降了50%以上,这得益于“智理”——交通热点区域拥堵综合治理系统,通过在景区易堵路段布建子区疏解算法信控路口,部门联合协同治理,大大提升通行效率。
数字交管
●智慧红绿灯
东渡邮轮母港片区、环筼筜湖片区已建设117套智能红绿灯采集设备,通过采集路口交通流、排队长度、速度等数据,后端平台进行分析开展自适应优化方案下发。
根据高德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城市交通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平均为1.52,同比去年下降15.3%。
●交通热点区域拥堵综合治理
通过“智理”系统,“厦大-南普陀-双子塔-沙坡尾”景区布局“即停即走”上下客点以及加密优化公交班次,市民选择公交车、网约车出行的比例大幅增加,五一期间,公交机动化分担率由日常的25%提高到50%。
●厦门公安交管民意服务中心
自成立运行以来,中心累计受理群众诉求47.74万件,“12123”热线接通率91.06%,办结率98.92%,回访满意率99.68%。
●“警医”联动绿色通道
为了让伤者尽快得到有效救治,厦门交警不断深化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长效机制,着力畅通“警医”联动绿色通道,提高交通事故伤员救治效率。目前,交通事故危重伤员的成功救治率达79.56%,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致死致残率。(文/记者 孙玉玉 通讯员 齐铭 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