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楼区:践行“三个如何” 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人民网福州11月2日电 (黄东仪)11月1日上午,“深化落实‘三个如何’重要指示 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举行。
活动现场。人民网 黄东仪摄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军门社区考察时,提出“三个如何”的治理之问:“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
十年来,鼓楼区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将“三个如何”作为引领鼓楼发展的总纲领、总遵循,每年安排近80%的财力用于民生支出,每年兴办5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出集团化办学、“一刻钟幸福圈”等一大批改革举措,在全国率先实现“长者食堂·学堂”社区全覆盖,“一线处置”“两会一员”等机制获评全国优秀案例。
十载辛苦终不负。鼓楼区先后荣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十年积累与蝶变,如何让鼓楼区践行“三个如何”的成功实践发挥出更大价值?如何让值得推广的基层治理好做法、好经验为更广泛地域的群众带去“稳稳的幸福”?
活动上,深耕社会治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自基层治理一线的社区书记等,从各自的视角,围绕以军门社区为代表的鼓楼区基层治理实践展开积极探讨。
中央社会工作部原筹备一局牵头负责人、民政部原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会长陈越良建议,鼓楼区在继续聚焦“三个如何”这一时代命题基础上,将工作法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出台《社区便民服务规范》等标准,以标准规范新时代社区工作体系建设,努力开创新时代社区治理工作新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接诉即办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心主任李文钊将鼓楼区践行“三个如何”的实践和国内其他城市重要基层治理经验模式进行类比,指出鼓楼区基层治理成果实践经验具备从基层到地方、从地方到全国推广的潜力。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冯仕政;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福建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敖澄华;福建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欧阳晓波共同为“田野课堂教学基地”揭牌。
据悉,“田野课堂”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于2017年启动的人才培育改革项目,致力于让学生走进实际、贴近百姓,在开放和真实的环境中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鼓楼区设立“田野课堂教学基地”,将进一步借助高校人才、专业资源优势,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助推鼓楼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思路与举措,谱写校地合作新篇章,为鼓楼、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对于鼓楼区“田野课堂教学基地”后续活动开展情况,冯仕政表示,人大师生将走进鼓楼社区调研,就观察结果与社区工作者展开讨论,在社会学理论与社区鲜活实践间相互碰撞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形成论文、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等成果,形成高校师生与基层社区共赢的双向互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