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库区到“中国食用菌之都”,“菌花”何以成为乡村“致富花”?
人民网宁德12月6日电 (李唯一)“我们致力于把宁德市古田县打造成‘买全国、卖全国’的世界菌菇中心,打造成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的‘一带一路’窗口,让‘一朵银花’沿着‘一带一路’传播到世界各地。”12月5日下午,古田县委副书记、县长许锋的一席话,拉开了一场以“创新与可持续解决方案助力粮食安全与农村生计改善”为主题的座谈会序幕。
古田县委副书记、县长许锋在座谈会上致辞。人民网 李唯一摄
座谈会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副代表乔展表示,中国的乡村振兴为全球粮食安全与农村生计改善提供了新经验、新模式。当天上午举行的第一届银耳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决定在古田县设立以古田银耳为特色产业的推进中国乡村振兴国际合作实验室,乔展作为授牌人之一向古田县授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决定在古田县设立以古田银耳为特色产业的推进中国乡村振兴国际合作实验室,乔展(右一)为古田县授牌。人民网 李唯一摄
古田县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誉,是公认的袋栽银耳发源地和主产区。“古田银耳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践行大食物观方面独具特色、独领风骚。”这是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蔺惠芳给予古田的评价。
古田县为什么能够走出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道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黄晨阳认为,古田县食用菌栽培模式的迭代升级起了重要作用。从段木栽培到袋式栽培,再到“县域工厂化”进程,古田县持续推进食用菌生产效率提升、模式升级。
“这张图是我参观过的福建的一个食用菌工厂,这是厂内的1000多名工人正在聚餐时的热闹场景。”黄晨阳指向屏幕上的一张图片,说起发展食用菌产业对于当地乡村振兴的益处,“食用菌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它能够增加农民就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黄晨阳在座谈会上作分享。人民网 李唯一摄
如今,为了让农民和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古田县仍在探索延长深加工产业链,让广大农民的食用菌产品更有销路。
古田县食用菌协会会长谭国良感慨:“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古田县打造了非常完整的食用菌产业链,使得食用菌生产中每个环节的成本持续降低,食用菌产业体现出收入持续稳定、生产更加绿色、发展更加可持续的特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古田县食用菌协会会长谭国良在座谈会上发言。人民网 李唯一摄
古田县本土的食用菌企业代表也在座谈会上作分享。从银耳种植起步,古田县顺达食品有限公司深耕食用菌产业25年,不断推动产业升级,现在有4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室和研发室,如今已是一家食用菌全产业链的省级重点企业。
“通过‘公司+农户+基地+订单’模式,我们带动农村生产资源有效整合,推动农产品生产销售可持续发展。”古田县顺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施爱花表示。
如何让银耳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校地合作”也是古田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古田县以校地合作模式,同福建农林大学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双方联合成立了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共同推进食用菌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在食用菌品种选育与引进、菌种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包括成功选育“绣银1号”等银耳新品种3个,使银耳单袋产量提高20%以上;推动真姬菇单袋产量从400g跃升至750g,效益大幅提升;联合出版我国第一本银耳产业发展蓝皮书,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古田银耳。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本次银耳产业发展大会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促进交流、加强合作的优质平台。”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赖海榕如是说。
赖海榕表示,福建农林大学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上进一步联手,在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上进一步联动,在高能级平台建设进一步联创,与古田县共同把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打造成为新时代校地“产学研”合作的标杆,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赖海榕在座谈会上致辞。人民网 李唯一摄
正如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在第一届银耳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所说:“小小的银耳让数以万计贫困群众摆脱了绝对贫困,还在闽东大地上铺就了产业振兴的康庄大道。”古田银耳堪称古田人民的“致富花”。
从昔日库区到“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坚持以菌立县,以食用菌产业铺就了富民兴县之路,为进一步总结推广古田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经验模式,为世界各国农民增收、产业振兴、经济发展贡献古田智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