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厦门翔安:让法律援助在“基层末梢”展现司法温度

2024年12月20日16:18 |
小字号

近年来,厦门市翔安区法律援助中心着眼“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把法律援助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创新法律援助机制,优化法律援助举措,真正让法律援助在“基层末梢”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公平正义中的职能作用,充分展现司法温度。2022年以来,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105件,办结4845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5028.2万余元。

以提升案件质量为核心,大力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

优化法援服务流程。在窗口设置告知牌、摆放办事服务指南、提供一次性告知单,方便群众办事。优化案件受理时间,将法律规定的七日审查缩短为两个工作日,减少受援人等待时间。针对部分特殊案件,开辟特殊群体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当场受理、审批、指派。为行动不便或有特殊困难的受援对象提供上门服务,让受援对象“少跑路”“不跑路”。

提升法援办案质量。紧盯办案质效,从及时阅卷会见、办案态度水平等全方位监管追踪律师办案过程。综合运用案件质量评估、庭审旁听、征询司法机关意见和受援人回访等措施,实现援助案件实时监督。加强对律师结案材料的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结案材料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援助案件质量提升,确保援助工作让受援人满意。2022年以来,区法援中心电话回访受援人845人次,参与援助案件庭审旁听40场。

健全法援服务网络。在全区建立1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基本实现街道(镇)、妇联、残联、军人军属、劳动仲裁援助工作站全覆盖。通过工作站人员、村居法律顾问、值班律师开展法律咨询解答、法律援助宣传、援助申请指引和初步审查等工作,推动法律援助全面延伸至村(社区),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覆盖面。

加强法援工作监督。翔安区司法局每年开展“双随机检查”,对案件指派、卷宗归档、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督促法援中心及时抓好问题整改。在服务大厅公示监督投诉电话,由区司法局受理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相关投诉并及时调查处理。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在政府信息公开网向社会公布区法律援助资金使用、案件办理等情况。

以深化贯彻宣传为抓手,不断增强法律援助社会认同

充分发挥法援服务窗口作用。在来访大厅放置法律援助宣传手册供群众自取阅读,并设置法律咨询双窗口,细致解答来访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援助流程,并在解答过程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不断增强群众法律维权的意识和能力。2022年以来,共解答群众咨询1.2万余人次。

积极开展法援集中宣传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社会热点,深入村居、学校、企业,针对特定对象集中开展法律宣传活动。通过开设讲座、摆摊设点、发放法律书籍、解答法律咨询等方式,积极宣讲关于特殊人群维权、劳动权益保障、预防校园暴力等方面的法律常识,同时引导符合条件的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22年以来,参加法律援助宣传活动45场,发放法律援助宣传材料1万余份。

持续抓好法援信息宣传工作。积极捕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法律宣讲活动等动态信息,及时撰写工作稿件,并向区法治期刊等有关部门投稿,提升法律援助品牌形象,不断扩大法律援助宣传的覆盖面和效果。2022年以来,共撰写并投稿法律援助相关工作信息50篇。

以强化要素保障为支撑,扎实推动法律援助健康发展

做好法援经费保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认真做好预算,落实《厦门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建立法律援助经费收支台账,及时足额发放办案补贴、律师值班补贴,专款专用,确保有效发挥法律援助在服务民生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强化法援服务力量。针对法援中心人员不足的情况,翔安区司法局通过购买法律援助辅助服务,补充三名人员辅助开展法律咨询引导、援助案件初审、法律宣传服务等工作,保证全区法律援助工作有效开展,切实保障符合援助条件的公民及时获得法律援助。

下一步,翔安区法律援助中心将持续打造翔安区“翔法援,暖民心”品牌,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改进服务作风,创新服务方式,培育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严把案件质量关,同时,提供窗口“六个一”、一站式上门、家门口法援宣传等服务,打造出有翔安特色的“暖心”服务品牌。(翔安区法律援助中心)

(责编:陈遴、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