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走访挖出小区公共收益“糊涂账”(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把纪检监察同对基层巡察结合起来、同各方面监督统筹起来。”
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福建省纪委监委将“整治小区公共收益”纳入点题整治项目。安溪县部分小区试点推行“业账社审”监管模式,业委会的每笔收支均由社区干部分级审核把关,接受县、镇纪检监察机关和社区党支部纪检委员的监督。截至目前,安溪县52个社区共审查99个小区业委会账目4056笔,发现并纠正问题157个。
——编 者
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凤城镇,大多数人都认识苏振贵。经营餐馆十几年,苏振贵心里时刻装着两本账——一本是自家餐馆的经营账,另一本则是所在社区的收支账。
“在账目上想蒙我?现在基本是不可能的!”快人快语的苏振贵同时担任文昌社区党支部书记,对于社区所辖的3个小区公共账目,他熟稔于心,也很自信。
这份信心来得并不容易。
2021年,苏振贵担任文昌社区党支部书记,起初也为账目抓耳挠腮——所辖3个小区缺乏有效监管,公共账目成了一笔“糊涂账”。“最离谱的是蓝溪国际小区,明明资产不少,结果账目上还欠钱。”苏振贵的愁心事,也是众多社区干部的烦心事。
2023年,福建省纪委监委将“整治小区公共收益”纳入点题整治项目,推动纪检干部下基层、找问题、提举措,同时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一次走访,让这笔“糊涂账”露出了端倪。
为了弄清小区公共收益账目,安溪县纪委监委党风室主任刘木钗和住建局工作人员一起到蓝溪国际小区走访,苏振贵将疑惑说了出来。
“有没有办法让小区公共账目得到有效监管?”边听边记,手中的笔没有停下来过,刘木钗随口发问。
“我觉得小区的账目,社区要审、业主要看、流程要规范!”苏振贵说出心里话,“你看,就拿这沿街5间店面来说,租金收入明显低于市场价。”
翻开租赁合同,刘木钗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合同出租方签字处,均是蓝溪国际小区业委会主任肖力(化名)的名字,约定的租金低得离谱。“大伙儿都说那几个店主是肖力的朋友,这算不算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苏振贵手指承租方名单发问。
“属实就算!”拍照、取证,刘木钗请苏振贵将自己带到其中一家茶叶店。“老板啊,老苏带我来喝茶,咱们一块聊聊呗!”一进店门,刘木钗巧妙的“取证”也开始了……
随后的一个月内,经历多次排查取证,肖力优亲厚友、随意定价的问题基本查清。“账目管理混乱,资产处置随心所欲,这是典型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身为党员的肖力,被所在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批评教育,主动辞去了业委会主任职务。”刘木钗说,同时,负有监管责任的文昌社区原党支部书记李源(化名)也被谈话提醒。
“整治不正之风,目的在于促进基层善治,做好‘后半篇文章’尤其重要。”坐下细聊,刘木钗发现,居民“加强小区账目监管”的呼声很高,“老苏的想法或许值得一试。”经过一番走访调研、论证谋划,“业账社审”监管模式在蓝溪国际小区试点。
何谓“业账社审”?“小区业委会的每笔收入支出在报账之前,报所在的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由社区干部分级审核把关,并接受县、镇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社区党支部纪检委员的实时监督,确保账目有人把、管得住。”苏振贵解释道,“就拿我来说,十几年的看账经历,很难有什么账目能骗过我的眼睛。”
此外,他们还有个“秘密武器”——监督微信群。安溪县纪委监委借助省纪委监委推广、覆盖到每家每户的基层小微权力平台以及小区业主群,邀请乡镇纪委、社区干部、网格人员加入。社区、物业、业委会每季度都会把小区每笔公共收益收支发在群里公示,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个杯子通常五六块钱,怎么报价8块?”有一次,蓝溪国际小区采购了一批杯子,价格在群里一公布,就有业主质疑。随后,社区纪检委员组织核查,发现是定制的杯子,因此价格比市场价略高,便督促业委会在群里解释清楚。
“社区干部介入审核,两个群一并公示,纪检监察机关和主管部门、乡镇同时盯着,业委会不敢乱来了。2024年小区的公共收益一下子提高到40多万元,居民纷纷在群里点赞。”谈起“打头阵”,苏振贵一脸满意。
得益于“业账社审”和相关机制的同向发力,不少小区通过“盘活一批、回收一批、改造一批”,公共收益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蓝溪国际小区将沿街店面重新出租以后,租金收入增加了3倍多。“有了收入,我们又可以多为小区办点实事了。”小区新任业委会主任林培安说。
整治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中存在的不正之风,一组数据见证成效:安溪县52个社区累计审查99个小区业委会账目4056笔,发现并纠正问题157个,处理数名业委会人员,年增加公共收益1150万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4日 1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