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质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厦门市优质中小企业产融合作对接会举行

人民网厦门2月21日电 (记者张萌)21日,2025年厦门市优质中小企业产融合作对接会举行。据悉,活动旨在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对接、产投合作,推动政策、资本、产业深度融合,为优质企业注入金融“活水”,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举办。对接会上,厦门市担保公司与银行代表分别为与会企业介绍了信贷周转基金政策及申办流程,以及专精特新系列基金等,为企业发展送上“金融工具包”;而在路演环节,来自医疗、新材料等领域的4家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分别从行业发展与机遇、技术与产品等面向10家投融资机构现场路演,共话合作新机遇。
对接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当前,厦门市正加快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超5100亿元,六个未来产业创新成果加速转化,首个未来产业园正式启用,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0%。同时,该市积极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已累计培育4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66家厦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6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各梯次培育数量均位列全省首位。
记者了解到,作为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之一,厦门一直致力于探索产融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近年来,厦门市通过实施“财政政策+金融工具”3.0版,为企业提供成长全周期金融支持,撬动金融资金超千亿元,惠及企业超1.4万家;开展“一链一策一批”融资促进行动,全面梳理重点产业链企业融资需求,协同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一链一策”金融支持;技术创新基金规模由300亿元扩大至500亿元,推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向企业精准投放,支持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完善“产融云”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公共服务大数据,推进专精特新银企对接和产融合作等,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道路。
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交流。人民网记者 张萌摄
活动当天,现场还举行了签约仪式,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等5家金融机构与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的10家重点企业达成合作,总金额达15.7亿元。此外,50余家有融资需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参与了现场对接,通过银、企面对面交流,在助力企业获得更多金融支持的同时,进一步为企业创新发展蓄势赋能。
“通过政府牵头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更好增强优质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举办更多类型的产融合作对接会,“让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中小企业,促进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互利双赢,为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