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双区”联动合作模式 厦门自贸片区创新推动金砖国家经贸产业发展

人民网厦门3月26日电 26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与俄罗斯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双区”联动合作交流推介会在厦门海上世界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举行,为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开辟新路径。
推介会旨在通过充分发挥厦门自贸片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桥头堡作用,秉持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法商融合、以法促商、以商带法”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厦门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积极促进推动金砖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深化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以下简称金砖创新基地)建设。
活动现场,推介了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营商环境、产业政策和重点合作项目,以及厦门自贸片区营商环境、产业政策等,并举行了厦门自贸片区、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金砖创新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三方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根据协议,未来“双区”将在技术联合研发、数字贸易、低碳产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并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以深化产业对接,推动中俄战略协作向企业化、产业化纵深发展。
“此举标志着‘双区’联动迈入机制化、长效化新阶段,为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提供可复制的厦门样本。”厦门市金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推介会彰显了金砖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而“双区”聚焦IT、电子、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将为全球产业链变革注入“金砖动能”。今后,基地将持续推动金砖创新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协同金砖国家优质科研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为“双区”联动合作赋能和服务,并继续为推动金砖国家经贸合作交流发挥作用和提供服务。
“双方在IT、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将为金砖产业链协同发展树立标杆。”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经济区作为俄罗斯重点打造的高科技产业枢纽,聚焦IT、电子、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等领域,致力于为全球企业提供投资+创新“双引擎驱动”的发展平台,并具有政策红利丰厚、基础设施完善、区位联动高效等优势。此次与厦门自贸片区“双区”联动合作的创新模式,将为俄中两国企业在高科技产业对接、供应链产业共建以及双向投资赋能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助于金砖国家间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贸往来。
“今天的‘双区’联动合作,既是金砖机制下的使命传承,更是创新未来的破题之举。”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双区”联动合作,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连接,更是中俄两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的实践深化。厦门自贸片区将凭借发达的港口网络、数字化经济体系及一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与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的科研实力、工业资源形成互补,并以技术共研、规则共建为支点,共同打造跨国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国际标杆,“‘双区’联动致力于打通能源、人才、资本等核心要素的流通壁垒,让俄罗斯丰富的低成本能源与厦门的高素质数字技术人才形成‘双向补给’,助力自贸片区企业等灵活调配两地资源,实现全球成本最优配置,并依托中欧(厦门)班列‘钢铁驼队’与加密航线,提升物流效率,进一步强化两地产业链协同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厦门自贸片区与大谢尔普霍夫特别经济区建立“双区”联动创新模式,加强两个经济园区的交流合作,也得益于金砖创新基地这一国家级合作平台的推动,以及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构建的“法商融合”国际法务服务体系所提供的坚实法律保障。
据悉,作为“一带一路”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厦门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以来,在推动金砖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方面作用举足轻重、成效引人瞩目。其中,金砖创新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金砖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围绕政策研究、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重点领域,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工作;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则设有俄罗斯地区服务中心等多个海外服务通道和资源生态圈,可为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提供国际投资贸易、产业链国际延伸和争议解决的专业服务。
本次活动由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市金砖办、厦门海关、市贸促会联合主办,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俄罗斯地区服务中心、厦门海上世界承办;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金砖创新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厦门港口管理局等支持,福建地区相关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等60多人参加。(余乃鎏 周莹 林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