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药品耗材节约12.1亿元、公立医院门急诊费用稳中有降……福州因地制宜医改实践惠民生

2025年04月02日18:1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福州4月2日电 (谢星宇、实习生蔡烨雯)“结合省会城市实际,我们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深做实福州医改实践,积极开辟医改‘新赛道’。”2日,在福建省卫健委召开的“推动医改争先创优,聚力建设‘健康福建’”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钟志华详细介绍了福州深入学习推广“三明经验”,推动省会城市医改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发布会现场。福建省卫健委供图

发布会现场。福建省卫健委供图

据介绍,近年来福州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城市医疗联合体、健康医疗大数据等国家级试点以及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省级试点等工作,医疗服务群众满意度保持91.5%以上。

在“三医”协同治理方面,福州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已覆盖696个药品和43类耗材,累计节约费用12.1亿元。全面推行DRG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收付费改革,引导医疗机构因病施治、按需救治,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实施县域医共体医保打包,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2024年,全市公立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次均医药费用较“十三五”末稳中有降,群众就医负担得到缓解。

在便民惠民方面,福州在市县8家公立医院28个病区试点免陪照护服务,累计服务患者3.1万余名;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影像资料共享,覆盖70%以上诊疗常用、高频、高值项目;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10家、老年友善病区117个,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病床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

“福州充分利用省会城市医疗资源禀赋,努力打造让人民放心的医疗服务体系。”钟志华介绍,全市设置了102个全专联合门诊,21家二级以上医院与5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联合病房,组织市、县公立医院2200余名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发挥县域医疗资源共享“六大中心”辐射支撑作用,年均为基层提供服务近14万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为精准化推进医改实践,福州市实施错位发展战略,一院一策做精做优。重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在城市新区、郊区布局建设,孟超肝胆医院金山院区、市中医院五四北院区、市第一总医院皮肤病防治院南院等15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同时,巩固提升市属医院传统优势,打造与省属医院错位互补的专科高地。如孟超肝胆医院获批承建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项目;市中医院获批“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市第二总医院“国考”跻身A+等次。

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方面,福州市在做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础上,建强做优13家县级总医院,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和中心村卫生所建设。通过建立市属医院帮扶县(市、区)总医院的分片包干机制,实施院帮院、院包科、市级专家工作室等。开展联合门诊、联合病房,每个乡镇卫生院均落实中级以上职称医师派驻帮扶。此外,福州市首创“积分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建立基层“片医”制度,完善覆盖所有常住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网格6800余个,签约居民可方便地享受医保报销优惠、优先预约健康顾问、积分兑换增值服务等。

下一步,福州市将进一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做强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扎实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全面完成卫健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全方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