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质量“合格证”成增信“敲门砖”  厦门“真金白银”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月11日10:0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厦门4月11日电 “为全市65家(次)质量信誉企业提供贷款约10亿元”“为质量信誉经营主体白名单内的经营主体提供融资约25亿元”……近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该市质量融资增信政策成效显著,不少企业凭借质量“硬实力”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融资增信“真红利”。

2024年11月,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等率先出台质量融资增信政策,建立了厦门质量信誉经营主体白名单,创新推出质量信贷产品“鹭质贷”,此举在精准释放政策红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励广大经营主体以“质”取胜。

据悉,质量融资增信指以经营主体具备的质量能力、资质等质量要素为依据建立的增信机制。对此,为更好地发挥“质量”服务质效,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牵头构建了质量信誉等级评价体系,细化明确32个质量要素指标清单,向金融机构推送了包含6634家(次)经营主体的质量信誉白名单。这份白名单中,半数为中小微企业,同时个体工商户160家,充分激活了中小微经营主体的发展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质量融资增信政策出台后,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门召集全市主要金融机构进行座谈,详尽解读质量要素指标内涵,并在银行开发“鹭质贷”产品过程中给予“点对点”政策解读支持,帮助银行科学采信质量增信要素,精准开发信贷产品。在此基础上,对质量信誉白名单内各经营主体从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质量创新等五个维度进行赋分,生成简洁直观的“质量信誉雷达图”,对经营主体的质量水平进行全面画像,有效破解了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难题。

其中,厦门农商银行等3家银行精心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鹭质贷”产品,并在申请、审批流程上给予白名单经营主体充分便利。数据显示,相关产品推出一个多月来,厦门市“鹭质贷”发放贷款近10亿元;全市65家(次)经营主体凭借获得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等体系认证、近三年被公示为厦门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产品上一年度在各级质量监督抽查中无不合格记录、产品获得强制性认证等质量要素指标获得“鹭质贷”,实现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合格证”成为融资增信的“敲门砖”。

“‘鹭质贷’不仅解决了资金难题,还让我们的质量投入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增加产品线、购置生产设备等产生资金需求,此次得益于公司满足“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等条件,按照“鹭质贷”产品质量增信机制,仅用一周时间就顺利通过银行审批,并签订了500万元的贷款协议……“下一步,公司将把资金用于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以提高产品稳定性,保障产品质量领先优势,通过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等,争取获评更高质量信誉等级,从而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更低的贷款利率。”

“引导企业将融资用于技术研发,以激励企业以质量立身、以创新制胜,形成‘质量提升—融资便利—再投入创新’的良性循环,进而助力打造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战略性新兴产业‘拔节生长’、未来产业‘破土而出’的良好局面……”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鹭质贷”为抓手,充分发挥质量要素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结合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全面助推厦门市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张萌 张潇翎)

(责编:陈遴、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