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南岭镇:党建筑基强引擎,“犇”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近年来,福清市南岭镇坚持以党建为核心,聚焦中心村党委、产业链党建、“空心村”党建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岭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握指成拳,奏响全域旅游“交响曲”
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关键。南岭镇针对8个村发展分散、同质化竞争的难题,建强中心村党委,通过“握指成拳”,统筹规划,将全镇划分为山上景区游、半山牧场游、山下乡村游三大板块,奏响全域旅游发展的“交响曲”。
科学布局,精准定位差异化发展。山下的梨洞、文祚、吉岚村,依据自身优势精准定位、错位发展。梨洞村凭借篮球赛传统,吸引青壮年游客;文祚村的童心小镇,成为低龄儿童的游乐天堂;吉岚村以古朴村貌和田园风光,备受中老龄游客青睐。在南岭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返乡大学生村支书的带动下,2024年,这三个村的村财收入均突破50万元,成功迈出协同发展的坚实步子。三个村分别获库区移民示范村、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三个省级荣誉。
南香橙生态采摘园
联建共享,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半山牧场游的上岭、南岭村,通过组建中心村党委,开展党建联建,实现资源互补、产销融合,不仅解决了地界争议问题,还实现了利益共享。中心村党委通过引入中启农科统一运营,将上岭村盛产的茶油、南香橙的高品质西红柿,通过南岭村的农特产品馆、飞牛集市、农耕文化园等线上线下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一举措,为两村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乡村发展活力持续释放。日前,南岭村被列入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集镇所在地、上岭村被推荐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飞牛集市
强基固本,提升景区品质内涵。山上景区游的大山、西溪、马斜村,过去村界纠纷、无证采伐林木等问题频发。中心村党委成立后,推行“国企+中心村”党建模式,与云上南岭公司通过整合资源、动建项目、招商引资等举措,顺利化解村界纠纷。持续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配套设施,推进西溪宋街、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树下咖啡、眉峰聚星咖、星空露营地、鸳鸯阁等“打卡”地。大姆山·食菜厝景区品质显著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愈发成熟,2024年,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万人次。
链动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乡村强。南岭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链党建模式,助力南岭镇蹚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见山营地
横向拓展,协同创新激发活力。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中,南岭镇以国企云上南岭公司为文旅产业链链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产业横向发展上持续发力。打造了风动石公园、飞牛集市、见山营地、容园茶室、星空露营地、眉峰聚星咖、鸳鸯阁等非标商业“打卡点”,招引专业经营团队入驻,不断提升服务游客的能力。通过组建大姆山·食菜厝景区餐饮联盟,鼓励各商家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独特菜品,形成差异化竞争。对经营咖啡种类进行划分,并统一定价,同时,邀请专业酒店服务领班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服务品质。各非标商业百花齐放,为全域旅游发展增添活力。
工程机械互助会
归雁领航,党员带头返乡创业。外出党员是南岭镇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梨洞村推行“一核三联动”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总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内外联动”中的“内”即扎实做好库区移民和美丽乡村建设,“外”则由外出党员带头成立工程机械互助会,年创产值超3.8亿元,村民累计增收超亿元。梨洞村原支部书记、外出党员卢圣刻关注家乡的发展,在得知泛南岭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消息后,卢圣平返乡拍下2宗地块,计划建设亲子酒店和精品民宿,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目前,众多像卢圣平这样的党员积极行动,带动更多人返乡创业,其中包含2名大学生支部书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全程护航,保障项目高质量发展。在项目建设上,南岭镇实施党建引领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项目策划、设计,到施工、监理,再到验收、招商,均有党员全程参与。由国企负责策划、设计,由党员进行监督,南岭镇作为业主进行严格验收,云上南岭公司作为运营主体进行精准招商。如,2024年,南岭镇实施福州地区唯一的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集镇项目建设,产业链党建贯穿全过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台湾团队陪护+党员、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项目开工率达100%,竣工率达100%,开业运营率达100%,成为全省闽台合作项目接受现场观摩的样板,并获省住建厅正向激励300万元。
破茧成蝶,重塑乡村发展“新风貌”
曾经,“空心村”是乡村发展的痛点。南岭镇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空心村”治理新模式,让“空心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破旧立新,实现华丽转身。曾经的文祚村是南岭镇最小、最薄弱的村,村民不愿回村居住、无人愿当村干部,常住人口不足20人,空心化严重。前党支部书记杨代宏勇挑重担,积极响应群众反映强烈的居住环境问题,带领村民清猪场、建公园,美化环境。公正合理分配28块安置地块,妥善解决长达6年之久的旧八仙楼搬迁安置难题,新八仙楼小区28栋崭新的楼房相继建成入住。此外,文祚村还通过成立联合社,成功打造童心小镇,吸引游客前来,增加了村镇和村民收入。如今,居住环境改善、八仙楼小区落成、亲子乐园建成,村民也愿意返乡居住,在外大学生也返乡接过了村支书的“接力棒”。近年来,文祚村常住人口增加了3倍,正从“空心村”向活力村转变。
文祚村童心小镇
盘活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吉岚村曾面临闲置资源被侵占,外出人口、外出党员多等困境。结合外出人口多居住在龙山街道的特点,吉岚村党支部在龙山组建“红飘带”党群联络点,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党内活动和村级事务。通过司法手段收回并盘活被长期侵占的闲置土地资源,筹措资金1000万元,并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成立吉家农民合作社,按照古法养牛模式发展南岭特色黄牛产业。打造吴家小院,设立福清南岭青年创业文化发展中心,引进9家企业、与7所院校签约合作,为乡村振兴招贤纳士。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因地制宜,修旧如旧,综合利用124平方米的“草棚泥房”,建设了“残墙花园”,打造乡村特色会客厅——“残墙花园”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通过盘活资源、发展产业,吉岚村正努力逐步摘掉“空心村帽子”,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并获评福州市乡村振兴四星级村,获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飞牛咖社
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家园。作为镇区村的南岭村,人口难以集聚,虽然借助大姆山·食菜厝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但没有产业、没有消费场景,未能带来收入。为此,南岭村借助泛南岭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及打造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集镇契机,优化产业布局,吸引各地青年“回流”创业。农特产品馆、飞牛咖社、见稻咖啡、虎头山农家乐等非标商业纷纷开业。农特产品馆“以物易物”“直播带货”,2024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切实带动村民增收,实现“窗口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民”。此外,南岭村党支部结合“暖心党建”,建成长者食堂、老年公益课堂、妇女学习空间、儿童希望书吧等,并进行适老化、宜居化、民宿化三类农房改造,公共文化服务惠及老、少、青、妇各类群体,让乡村“村虽空心却暖”。
南岭镇在党建引领下,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奋勇前行。未来,南岭镇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发展模式,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南岭样板”,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文/图 南岭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