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企业出题、政府解题 “窗外”事务协调服务机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厦门市思明区持续深化改革,“窗内事”审批服务已基本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窗外事”方面,思明区也以逐渐建立精准、高效、有力的常态化解决机制。
思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聚焦企业“窗外”事务,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积极构建企业“窗外”事务协调服务工作机制,推进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体化,助力企业轻装前行、聚力发展,持续优化思明区一流营商环境。
机制升级: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矩阵
从“线下找人”到“线上智办”是许多企业感受最为明显的变化。思明区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主动对接市数据管理局,建立“窗外”事务协调服务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构建“线上平台+线下专区”双轨服务体系,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建立跨部门协同响应机制,全力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企业协调服务新模式。
企业“窗外”事务协调服务专区
近日,“思明e企通”服务平台从PC端拓展至移动端试运行,搭建企业“窗外”事务线上办理系统。企业既可以在电脑端登录思明区政府官网,进入“思明e企通”平台,也可以在手机登录“智慧思明”公众号进入平台,实现诉求“一键直达”。与此同时,思明区政务服务中心三楼的企业服务专区,新增企业“窗外”事务服务模块,观音山园区服务中心同步设立“窗外”事务协调服务线下专区,为畅通政企亲清互动交流搭建新的空间。
企业“窗外”事务协调服务专区
目前,思明区企业服务已基本形成“1+10+N”的服务体系:“1”即“思明e企通”服务平台,集成政策查询、申报及企业诉求等核心功能;“10”指10个街道定岗定人对接,对重点项目实施“保姆式”服务、对辖区企业推行“小组式”分片包干服务;“N”则涵盖观音山园区服务中心、“益企服务”专项行动专班、产业项目攻坚行动工作专班等多元服务载体,通过日常对接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持。该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部门街道协同发力”的企业服务机制,基本实现企业服务全覆盖。
精准施策:访企问需,一揽子破解企业“成长烦恼”
企业线上“出题”,部门线下“解题”,思明区对企业的服务正从“有什么、给什么”转变为“要什么、给什么”。前期通过访企问需,分类梳理企业诉求,形成“收集、研判、督办、解决”的工作闭环机制,为企业“一揽子”排忧解难。在此基础上,近日,思明区印发了企业“窗外”事务协调服务工作方案,并组建服务队伍。
去年年底,某电子装配公司在思明区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协调下,新增租赁厂房。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单位持续跟踪,倾听企业招聘用工、员工住宿、厂区交通安全等多方面的诉求,一项项协调落实,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更优环境。相关负责人说:“得益于思明区多部门协同高效的服务,新厂房能够快速租赁、投用,3月销售额创下新高,顺利实现‘开门红’。”近期,在思明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的牵头下,厂区周边交通改善方案正在加快推进。
组建企业“窗外”事务协调服务队伍
厦门某企业服务公司是思明区重点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得益于招商干部勤跑部门,及时捕捉政策信息,帮助企业精准对接“灵活用工试点”新业务。为推动试点申报工作,区、街、企业组建专班,由区街干部“手把手”指导企业准备申请材料,做好帮办代办服务,企业迅速注册新板块公司开展业务。
目前,收集的122条企业诉求中,29项反馈类事项或已办结或正加快推进。其中,嘉莲街道通过实地踏勘和房源整合,精准化解某酒店员工的住宿难题。街道为企业筛选并推荐了3处房源,同时整合13套公寓作为备选;龙山社区积极对接落实,协助企业与房东洽谈。这些“窗口之外”的增值服务令企业坚定了扎根思明的信心。
“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企业服务,让‘窗外事’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分项’,把思明打造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发展的高地。”服务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图 思明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