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古田:一场“大讨论”,县委书记连问五个“为什么”

“我们镇里一些干部‘躺平’思想有所抬头,年轻人本是干事创业的大好年华,却暮气沉沉,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进取心和事业心。”
“这两年县里新提拔的年轻干部中大概40%的干部分管领域单一、业务视野较窄,仅有10%的年轻干部挂点重难点村,导致年轻干部难以深入接触基层矛盾。”
“在‘平安三率’工作创建中,我们的执法工作满意率不稳定,时好时差,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我们县当前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偏小,新动能培育滞后,2025年新建在建项目中仅少数项目具备产能转化能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尚未形成。”
……
4月10日—11日,在宁德市古田县,翠屏湖畔溪山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从乡镇到县直部门的负责同志,再到县四套班子领导,围坐在一起,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来逐一“照镜子”,进行了一场关乎干部作风建设的“大讨论”。
干部作风建设大讨论活动现场。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什么要开展这场“大讨论”?古田县委书记许锋在发言的开头给出了一个关键词——“问题”。
在发言中,许锋连问了五个“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社会类投资项目开工平均用时超过8个月?为什么有的项目从备案到用地挂网历时1年零8个月?为什么有的企业迁建仅消防验收就耗时9个多月?为什么有的企业来了就走?为什么我们的乡贤企业不回归?”
发展不畅,追根溯源,作风不够实是一大因素。“这几年在政府工作期间碰到了很多事情,看到了很多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困扰,也对古田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许锋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和责任的缺失,反映出来的还是作风问题。”
在这次讨论会前,参会的干部特地走进了“四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主题馆,重温党的优良工作作风。“七进古田”的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也让外界对当地干部“以实干促实效”有着更高的期待。
既然是一场讨论,那就不是谈成绩、讲“场面话”,而是说不足、讲“实在话”。在现场,有的干部将分管的各项工作拿出来“晾晒”,逐一“查缺补漏”;有的干部在提出不足后,也谈到了要怎么“对症下药”;有的干部拿出案例进行反思,列出数据直面差距,谈到了面对发展“窗口期”感到焦虑的心里话。
从现场各位干部的发言中,记者还观察到了“对标”和“担当”这两个关键词。
今年,古田县提出了争创“十佳经济县”的发展目标,目前的现实在于——对标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的23项考核指标,古田仅有4项排在前十,与“十佳”仍有差距。
“对标”后看到的是差距,也意味着接踵而至的压力。许锋说,对标“追赶沿海县,领跑山区县”,古田与沿海县的差距还在加大,而“身后”山区县追赶的势头也很明显。“纵观全市其他山区县,新兴产业相继崛起,而我们的工业短板明显,我们拿什么竞争?”
正视差距,但不失动力。目前,古田定下了“环翠屏湖、向北临湖东扩”这一新的发展思路,以此来引领山区县从翠屏湖走向三都澳和闽江,实现“通江达海”的格局。
优良工作作风建设,要知可为,要敢有为,也要有所为。多名干部在会上提到勇担“使命”,其目标都是将古田发展的“一张蓝图绘到底”。
目的既定,许锋说,思路和框架已经定好了,能不能干得好,会不会干得成,关键在于有没有过硬的作风保证,有没有过硬的队伍参与,有没有过硬的领导班子,如若不然,“蓝图”就可能变成“废纸”。
一场讨论会,让记者感受到了一个山区县的“发展焦虑”和基层干部的“本领恐慌”,但也同样看到了县、乡镇、县直部门主官各司其职、各谋其政“挑大梁”的决心。
许锋表示,针对会上干部们提出的建议,当地将形成推动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具体方案,让干部能够大胆地干事创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