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福建人应该如何养生保健?

人民网福州4月18日电 (谢星宇)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带着“雨生百谷”的美好寓意,宣告着春将尽、夏将至。它于每年4月19日至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准时登场。2025年,谷雨始于4月20日。
谷雨时节的养生保健十分重要。对于福建民众而言,更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呢?4月18日,福建省卫健委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福建”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提出了意见建议。
专家认为,谷雨时节福建人的养生保健尤其要重视祛湿、养肝、防过敏。
“谷雨时节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幅增加,湿邪极易困脾,引发关节疼痛、神经痛、春困、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应多晒太阳,积极运动,注意运动时不宜大汗淋漓,以免毛孔过度开泄,湿邪乘虚而入。”该专家表示,饮食方面,福建气候湿热,相较于北方,祛湿更迫切,可多食用祛湿功效食物,如白萝卜、藕、冬瓜、薏米、鲫鱼等。福建民间常煮“薏仁赤豆汤”,薏仁利水渗湿,赤豆健脾祛湿,二者搭配,祛湿效果更佳。
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被称为“雨前茶”“二春茶”。中医认为,谷雨采摘的新茶不仅能有效缓解春困,还具有生津止渴、清火化湿、祛病延年的功效。除了春茶,还有一种春天的味道不容错过——香椿。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时节,香椿最是鲜嫩可口,脆软留香。从中医视角看,香椿也有祛湿功效。同时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含丰富的胡萝卜素,改善视力。
谷雨时节,容易引发头痛、眩晕、目赤、口干、长痘等上火症状。专家表示,这时候要注意养肝,及时清除体内积热,合理补水,保持情绪平和,避免恼怒与忧郁,有效预防“春火”。饮食上,遵循“少酸增甘”原则,以抑制肝气亢盛,可多饮用菊花茶,清肝降火。同时,忌大辛、大热以及海腥类的发物,注重健脾和中、疏肝养肝。福建有独特的养肝饮食,如猪肝枸杞汤,猪肝富含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枸杞养肝明目,二者熬汤,是谷雨时节养肝的佳品。此外,福建多产柑橘,谷雨时适量食用,其富含的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防过敏方面,谷雨时节,空气中花粉浓度与霉菌孢子数量激增,易诱发过敏体质人群出现鼻塞、眼痒、哮喘等症状。尤其在植被茂密的福建,此时马尾松、木棉等本土植物花粉随风扩散,加之潮湿气候助长霉菌滋生,过敏原种类更为复杂。建议敏感人群减少清晨及午后的户外活动,这两个时段花粉扩散最盛。外出时佩戴密闭性佳的口罩与护目镜,归家后立即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并将外衣悬挂于通风处。室内除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外,可定期用闽地传统的海盐炒烫法清洁地面,或燃烧艾草驱散霉气,通过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方式构建防护屏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