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人工智能“破界生长”:下一站,如何重塑数字经济新版图?

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
2025年04月30日10:2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拿着餐盘去结账,智能支付平台一扫便知价格;完成手机支付后,报销发票自动传送至手机;走到电梯口,送餐机器人可能正与你一同下楼;刚出大门,下单不到三分钟,智能汽车便已停在路边等候……如今,这些智能生活的场景已深度融入大众日常。

当前,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下一站,如何重塑数字经济新版图”这一议题引发了会期广泛讨论。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王其鑫从AI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在AI发展历程中,可划分为弱AI、强AI和通用人工智能三个阶段。当下AI大模型的蓬勃发展,正是迈向强AI的关键阶段。而“具身智能”作为融合身体感知与环境交互的前沿概念,已在医疗、服务、工业、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初露锋芒,展现出应用潜力。王其鑫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将遵循循序渐进的路径,首先在工业领域落地生根,而后逐步拓展至商业场景,最终走进千家万户。

“尽管大语言模型发展迅猛,但AI在理解空间和执行现实任务方面仍存在明显局限,向三维空间进阶成为必然趋势。”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唐睿进一步探讨AI技术的发展方向。他认为,未来空间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的有力支撑,通过开源、技术开放以及国际合作,有望实现突破创新,推动AI技术从虚拟世界迈向物理世界。

现场观众与宇树科技机器人互动握手。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观众与宇树科技机器人互动握手。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技术的发展最终要落地到产业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从产业实践和经济价值层面进行分析。他表示,宁德时代、三一重工等企业借助数字经济,有效提升了生产与管理效率。从经济价值来看,AI软件与服务收入未来将呈现较大增长态势,同时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推动GDP增长的重要动力。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大数据局局长代小红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老熟人”,今年带来了AI在城市建设方面的诸多成果分享。她介绍,数字重庆架构构建起统一的人工智能能力体系,不仅助力城市数字化建设跃上新高度,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从数据到算力、算法的全方位支撑,有力推动了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如何进一步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华为中国战略与Marketing部部长唐小光建议,在技术创新上,纠正算力需求减少的错误认知,主动突破技术,追求超大规模集群算力。在创新生态构建上,硬件自主创新、软件开源,培养相关人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构建高质量行业数据、明确多模型方向、升级网络、布局普惠算力,为社会企业提供支持。

峰会展区一角。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峰会展区一角。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齐向东表示,AI发展面临诸多安全挑战,如小数据安全风险、系统裸奔隐患和过度依赖危机。为此,需创新安全概念,划定专属安全空间;强化权限管控,保障敏感岗位安全;严管内容安全,构建全生命周期防控体系;实现闭环处置,融入AI安全理念,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过去一年,我国数字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取得长足进步,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比重超四成。

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指出,未来,我国将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以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为重点,消除制度障碍。同时,积极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拓展“丝路电商”空间,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新模式。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