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39名年轻干部步行2个多小时,重走一条“老路”

头戴一顶草帽,手持一根竹杖,行走在山间小路,路旁的杂草丛生,脚下的山路崎岖……最近,来自福建省宁德市的39名年轻干部,用了2个多小时步行了7.5公里,重走一条“老路”。
相对于30多年前,这条山路其实已算不上难行。这条如今被称为“党群连心路”的“羊肠小道”,曾经草木葳蕤、荆棘丛生、崎岖难行,却是进出“五无乡”寿宁县下党乡的唯一一条山路。宁德是“四下基层”工作作风的发源地,“三进下党”的故事根植于这片土地,也让当地的党员干部浸润于“四下基层”的优良工作作风当中。
年轻干部重走“党群连心路”。宁德市委组织部供图
5月9日至12日,宁德在全市点名调训了39名40岁左右市管副处级年轻干部,在下党乡举办了一场全市年轻干部的专题培训示范班。干部们重走“党群连心路”正是这场培训的一部分。
宁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惠说,专门安排参与培训的干部重走“党群连心路”,就是希望通过重温这段“异常艰辛、异常难忘”的下党记忆,切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披荆斩棘、三进下党的艰辛坎坷。
这场培训班是一次“规定动作”,但也能看出一处特别的“用心”——此次培训班是针对4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
“从近年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看,存在年轻化、低职化现象,特别是有的年轻干部在成长的‘黄金期’就跌入了贪腐的‘危险期’,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和信任。”陈惠在开班式上说,这次培训班就是要以案示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年轻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开班式现场。宁德市委组织部供图
在推动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的当下,年轻干部逐渐成为被委以重任的中坚力量。年轻干部的思想建设牢不牢、工作作风好不好,不仅关系到自身有没有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还关乎党的作风建设根基。
记者了解到,此次培训班除了上好一堂课、重走一段路、同读一本书、回望一个故事、观看一部教育片、聆听一场案例辅导以外,还专门开展了一次关于作风建设的专题研讨。
在这场研讨会上,不少年轻干部结合学习内容对照查摆,将实际工作中看到的一些问题摆上台面,说想法、谈感受,讲心里话。
有的干部提到,如今不少干部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对立起来,对上级惟上是从,对下级却颐指气使,这体现出了作风不实;有的干部说,一些年轻干部追求“短平快”“高大上”,往往造成决策失误、资源浪费,甚至耽误了地方发展,应该做一名坚定的长期主义者;有的干部感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跟你有多亲”,当自己离开驻村后接到村里百姓打来电话,拉着家常,说着这些年村里的点滴变化时,才深深地明白“政声人去后”的意义。
强作风不是“一阵风”,而是“透地雨”。据悉,日前,宁德提出重温一系列原文原著、举办一期专题培训、参加一场警示教育、列出一张问题清单、组织一轮谈心谈话、明确一名帮带导师、开展一次实践活动、搭建一个锻炼平台等“8个一”措施,将在实践中锤炼年轻干部作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