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绿水青山,绘出福建古田的文旅底色

李唯一
2025年05月17日08:2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在宁德市古田县,有这样一种说法:“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口呼吸都是治愈。”

在古田,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口呼吸都是治愈。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古田,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口呼吸都是治愈。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古田翠屏湖被称作“八闽第一湖”,是古田人民的母亲湖,也是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曾经,由于城市开发建设、生产生活污水直排,翠屏湖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发生重度蓝藻水华,水质评级一度下降。摆在当地面前的,是一道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必答题。

要保护还是要发展?在古田看来,这并非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兼顾的“时代之问”。为提升河湖水资源品质,古田县针对入河排污口、畜禽养殖、农村污水等问题加强水岸共治,开展全流域、全过程河湖治理工作,推动水生态水环境持续向好。

湖光山色间,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湖光山色间,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针对翠屏湖这一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古田县的生态保护工作还在持续,一项项保护成果正成为当地发力文旅产业的优势资源。

生态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上。当地于2019年建设的新华大桥,深入解决了村民和游客的交通难题。这条跨越古田水库、全长522.5米的大桥,让新华村到古田城关的车程从原先的40分钟缩减到10分钟,让京台高速翠屏湖互通口到古田城关更加便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交通支撑。

古田新华大桥解决了村民和游客的交通难题,让京台高速翠屏湖互通口到古田城关更加便利。人民网 李唯一摄

古田新华大桥解决了村民和游客的交通难题,让京台高速翠屏湖互通口到古田城关更加便利。人民网 李唯一摄

路通了,游客自然来。“翠屏湖让人陶醉不已,简直是度假胜地。”“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福建古田真是‘天然氧吧’。”来到古田县,不少游客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今年3月,翠屏湖电动船舶投入常态化运营,为游客开启绿色舒适的游湖新体验。站在新的发展风口,“绿色”依然是古田县发展道路的坚定选择,并已成为当地旅游体验的“新动能”。当前,翠屏湖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福建省五钻级智慧景区,古田县也已建成福建省首个县级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景区预约、线路导览、电商销售“一键通”。

游客搭乘电动船舶漫游翠屏湖面。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游客搭乘电动船舶漫游翠屏湖面。古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此外,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誉的古田县,还以古村落保护为抓手发展民宿集群,让闲置老宅变为“菌菇主题客栈”,将门前屋后的竹林、菜园打造成为游客体验农耕的“微田园”。

古田县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誉,食用菌生产广泛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街道)的近200个村庄,是全国最大的银耳生产基地和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人民网 李唯一摄

古田县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誉,食用菌生产广泛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街道)的近200个村庄,是全国最大的银耳生产基地和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人民网 李唯一摄

可以说,坐拥“青山绿水”这一“无价之宝”的古田县,正是因为昔日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手抓”的决心,才铺就今日的康养文旅底色。

沐浴在初夏的阳光下,踏上翠屏湖的环湖景观慢道,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皆是青绿。湖光山色间,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游客集聚,处处是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曾经的库区移民县,正朝着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的方向,让产业更强、乡村更美、百姓更富,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随着翠屏湖保护开发“快进键”的开启,环湖生态圈、经济带正在加快形成,周边的溪山书院、蓝田书院等众多古田县人文古迹,以及负氧离子浓度可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的白岩洞山区林场,与翠屏湖一湾碧水相互映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古田,共赴“山水之约”。

朱熹曾在古田蓝田书院讲学。李灿光摄

朱熹曾在古田蓝田书院讲学。李灿光摄

“古田县是一片充满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之美的土地,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森林步道、氧吧疗养中心,让游客在松涛竹海间享受静谧与健康,欢迎大家走进古田,一同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古田县委书记许锋表示。

(责编:陈遴、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